虚阁疏林视听清,连朝偏是畅幽情。
墙头柳色和山色,池畔书声乱水声。
于世偶然宁复避,此中有底尚难平。
因怜独乐名园者,却恐同心积渐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舜钦的《即事示子弟》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虚阁疏林视听清,连朝偏是畅幽情。
墙头柳色和山色,池畔书声乱水声。
于世偶然宁复避,此中有底尚难平。
因怜独乐名园者,却恐同心积渐生。
注释与赏析
第1句:
- 关键词:“虚阁”和“疏林”
- 注释:形容建筑或环境空阔、空旷。
- 赏析:通过“虚阁”和“疏林”,传达出一种宁静淡雅的氛围,让人感到内心的平和与清净。
第2句:
- 关键词:“连朝”、“畅幽情”
- 注释:连续多日。表达心境畅快,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 赏析: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舒畅心情,强调了自然之美带给人的愉悦感受。
第3句:
- 关键词:“墙头柳色”和“山色”
- 注释:墙上的柳树颜色和远处的山脉的颜色相融合。
- 赏析:利用色彩的对比,描绘出一幅和谐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第4句:
- 关键词:“池畔”、“书声”和“水声”
- 注释:池边读书的声音和流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 赏析:通过声音的搭配,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和谐的场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
第5句:
- 关键词:“于世”、“偶然”和“避”
- 注释:对于世间的事情偶尔会采取回避的态度。
- 赏析:反映了诗人面对世事的无奈和逃避,但这种态度并不代表他的全部人生哲学。
第6句:
- 关键词:“此中”、“底”和“难平”
- 注释:在这之中(指心灵或境界)有难以平息的情感。
- 赏析: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纷扰世界的反思。
第7句:
- 关键词:“独乐”和“名园者”
- 注释:独自享乐的人。这里指那些只追求个人享乐,不关心社会的人。
- 赏析:批评了那些只关注个人享受而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人。
第8句:
- 关键词:“却恐”和“积渐生”
- 注释:恐怕这样的趋势会逐渐滋长。
-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担忧,认为如果不加以制止,将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总结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