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足山容重,秋林不悦人。
微茫觅红意,黯澹度萧晨。
舍弟飞书数,邻翁送酒新。
因风谢青女,九日只逾旬。
趋红:趋向红色
红树:指红色的枫树
雨足:雨后,天晴了
山容重:山的容貌显得沉重
秋林:秋天的树林
不悦人:不喜欢人
微茫:微弱,渺茫
觅红:寻找红叶
黯澹:暗淡,模糊不清
度:度过
萧晨:早晨
舍弟:我的兄弟
飞书数:写信询问
九日: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因风谢青女:因为风而谢绝了仙女(即重阳节)
逾旬:过了十天
雨足山容重,秋林不悦人。
微茫觅红意,黯澹度萧晨。
舍弟飞书数,邻翁送酒新。
因风谢青女,九日只逾旬。
趋红:趋向红色
红树:指红色的枫树
雨足:雨后,天晴了
山容重:山的容貌显得沉重
秋林:秋天的树林
不悦人:不喜欢人
微茫:微弱,渺茫
觅红:寻找红叶
黯澹:暗淡,模糊不清
度:度过
萧晨:早晨
舍弟:我的兄弟
飞书数:写信询问
九日: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因风谢青女:因为风而谢绝了仙女(即重阳节)
逾旬:过了十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要点,并结合重点诗句作具体分析。 首联“晚风吹不极,飞雨浩无边。”意思是说:晚风刮得很厉害,但吹不散漫天的大雨;滂沱大雨像倾盆一般。诗人用拟人化手法,描绘了一幅暴雨来临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风雨变化的赞叹之情。这一句中的“飞雨”指的是阵发性的大雨,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
【注释】 获鹿:县名,今河北省鹿泉区西。井陉道:古代关隘,在井陉县境内。三首:指诗的第三首。晓日:破晓时分的太阳。方障天:方:正。障:遮蔽。此指群峰高耸,遮蔽了初升的太阳。 鸟道:形容道路险峻,如同飞鸟过河那样。 远树:远处的树木。犹藏雨:仍藏着雨水,即还下着小雨。 高城:指高大的山峰。烟:云雾。 牢落:寂寞冷落,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获鹿途中所作,写旅途所见所感。 “晓日不照地
驱马指榆水,晚阴山雨来。 诗句释义:驱马指向榆水方向,傍晚的天色中,山间云雾缭绕,细雨飘洒而下。 译文:骑着马指向榆水方向,傍晚时分,天边的云气渐渐凝聚,细雨开始飘落。 注释:驱马(骑马);指(指向) 榆水(指代榆河) 晚阴(傍晚的云气) 山雨来(山间的雨水纷纷降落) 前村一点火,倦客意悠哉。 译文:前方村庄里,一点火星闪烁,我这位疲惫的游子,心情悠然自得。 注释:前村(指前面村庄);点(点燃)
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其一 城边沙水路,数里入山村。 高处云封屋,秋来草没门。 牛羊缘涧远,童稚避人喧。 却听樵歌返,前峰日已昏。 注释: 1. 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其一:这是第三首诗,题目是《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2. 城边沙水路:城外有一条沙质的水路。 3. 数里入山村:走了几里路才进入山村。 4. 高处云封屋:在高处可以看到云雾遮蔽了房屋。 5. 秋来草没门:到了秋天
【注释】: 1. 雨脚背城见:雨水滴落,落在城墙上。 2. 前村开晚晴:傍晚的阳光照进村庄。 3. 近山风转急:接近山脉的地方,风变得特别大。 4. 隔水月初生:在隔水的月亮刚刚升起。 5. 树杪悬灯火:树枝的顶端挂着灯火。 6. 隐碓声:隐约地听到舂米的声响。 7. 今宵魂断处:今天晚上我魂牵梦萦的所在。 8. 野馆醉三更:在野外的客栈里醉酒到三更天。 【赏析】:
诗句原文: 把酒说并州,茫茫感昔游。 边声催月晓,山气压城秋。 桑落经时醉,黄花九日留。 君归渡汾水,为问雨中舟。 注释解释: - 把酒说并州:用美酒作比喻,表达对并州(今山西太原)的深厚感情。 - 茫茫感昔游:形容时光飞逝,感慨过去的游历和经历。 - 边声催月晓:边塞的风声如同催促,使得夜晚的月色显得更加明亮。 - 山气压城秋:形容山峦在秋季的景色下显得更加雄伟,给城市带来一种压抑感。 -
送吴天章之太原二首 其一秋雨势不已,秋风动万山。 送君蓟门路,计日井陉关。 水暗黄榆色,峡回青玉颜。 犹馀马行处,凭梦一追攀。 译文: 秋雨连绵不断,秋风席卷着群山。 送你去蓟门的路,我们计划着在井陉关相见。 河水映照着黄榆的色彩,峡谷环绕着青玉石的容颜。 还有你骑马走过的地方,我会梦见它再追随你的脚步。 注释: 1. 秋雨势不已:形容秋天的雨水持续不断地下个不停。 2. 秋风动万山
【注释】 1. 芟竹:即《咏竹》诗,作者自作,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 2. 抱节:指竹子挺直、高耸的姿态。 3. 多:多次。 4. 窗影:指竹子的影子,因为竹子在夜间会反射月光和灯光,所以影子也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5. 瘦:形容竹子的枝干细长,也形容竹子的形态美。 6. 雨声疏:指雨水打在竹子上的声音稀疏。 7. 衰晚日:指秋天的夕阳,因为秋天是一个萧瑟的季节,所以用“衰晚”来形容。 8
孤酌 短烛照孤酌,长宵容苦吟。 窗虚闻雨细,人静觉秋深。 儿女迎寒病,乡园久客心。 无因得料理,争遣不侵寻。 注释: 1. 孤酌:独自饮酒。 2. 短烛:微弱的蜡烛,代表孤独和寂寞。 3. 长宵:漫长的夜晚。 4. 窗虚:窗户透风,空荡荡的。 5. 雨细:雨声细腻,仿佛是细针般的敲击。 6. 人静:人很少,安静。 7. 秋深:秋天的夜晚,感觉时间似乎过得很慢。 8. 儿女:子女或年轻男女
【注释】天井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有山壁如井,故曰天井。雄关:指天井关。偏增:更加。惊风:指山间急风。涧直:指山谷溪流曲折。落日:指夕阳西下。觉山高:感到群山之高大。乱树:参差不齐的树林。分野号:指山林中鸟儿悲鸣。首频搔:形容思绪纷乱,难以自控。 【赏析】此诗写诗人登上天井关凭栏远眺时所见景色及所引发之情思。首联点明登高地点及心情。颔联写山势、溪声,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颈联写山景、鸟声
积雨添愁思,临岐更不任。 积雨的天气让诗人的思绪更加沉重,面对岐路口时更是无法忍受。 病滋新别泪,酒引旧离心。 疾病加重使得新的离别之情难以抑制,酒精也让人想起过去的离愁别绪。 往日空裁赋,高山自入琴。 过去曾经写过很多赋诗来表达情感,但现在只能对着高山弹奏琴曲来抒发心中的情感。 未甘同蟋蟀,不俟早秋吟。 我不愿意像蟋蟀那样默默忍受寂寞,也不等到了秋天就开始吟唱诗歌了。 注释: 1. 积雨
【注释】 ①闻喜:县名,在今山西。张潮州:指张继,字希夷,曾任潮州刺史,所以称张潮州;又因张潮州与作者同年,故又称张同年。 ②季夏: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五月。西返:向西返回家乡。 ③鲲鹏(kūn péng):大鸟名,传说中能化成巨大的鸟,从天而降,飞往远方。比喻远大的志向或才能。 ④龙卧渊:比喻隐居不仕。 ⑤书到落花后:诗题下注曰:“以‘落花时’为佳日。”落花时节,春深似海,正是送别之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寄闻喜同年张潮州四首令子亦堪久在余家今以季夏西返 其三》。 译文: 太行山遥遥高接云天,你在太行的西边。 雨落在汾阴昏暗阴暗的地方,山峰将海中的日头并齐。 年岁已晚睡眠少梦见东西坞,攀爬艰难困苦入马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题,写友人张潮州远在太行山之西。颔联写景,写友人远去时,雨打在汾阴(今山西永济县),天色昏暗;山峦叠嶂,峰与海中的太阳并齐
夜雨晓微山行漫咏 雾外鸡争咽,村边客暗过。 溪流夜痕乱,山雨晓凉多。 幽径披禾菽,生衣润薜萝。 空惭荷锄侣,犹未具烟蓑。 注释: 1. 雾外鸡争咽:雾气之外,鸡在争斗着鸣叫。 2. 村边客暗过:从村庄边缘走过,夜色中看不见人。 3. 溪流夜痕乱:溪水在夜晚留下了痕迹,显得混乱无序。 4. 山雨晓凉多:早晨的山雨带来了凉爽的气息。 5. 幽径披禾菽:在幽静的小径上行走,采摘着成熟的豆子。 6.
月下场中听歌 月:月亮 场:田野 中:中间,这里指田间小路中央 听歌:倾听歌声 译文:在月光下,我在田间小路上聆听着歌曲。 注释:明月洒在田野上,我走在乡间小路的中间,聆听着远处传来的歌声。 赏析: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夜晚的画面:明月高悬,照亮了整个田野,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凉意。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来到了田间小路的中间,准备聆听远方传来的歌曲。 晚霁(ji ì) 晚霁
结屋偎青壁,当门界白沙。 山云千亩乱,溪月一条斜。 饭美蔬厌雨,楼香枣送花。 比年康乐思,对尔欲无涯。 注释: - 结屋偎青壁:在青墙边建起小屋。 - 当门界白沙:门前是白沙铺成的路面。 - 山云千亩乱:山上的云雾像一层层乱麻一样。 - 溪月一条斜:溪边月光如一条斜线洒落。 - 饭美蔬厌雨:饭菜美味,但蔬菜讨厌下雨。 - 楼香枣送花:楼上的香味就像送花一样飘来。 - 比年康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