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与归与,钟山之英,草堂之灵。
看阜属蒋侯,小姑相倚,墩乃谢传,介甫何争。
一片江山,六朝金粉,着我其闲亦有情。
无名氏、是南州孺子,东郭先生。
有时醉笔纵横,定题遍、江南泾翠屏。
喜溪犬图书,扁舟安稳,孺人稚子,寿母康宁。
画里携家,花时载酒,吴越风光次第经。
缁尘里、问驴车辛苦,名宦谁成。
【诗句释义】
归与归与,钟山之英,草堂之灵。
看阜属蒋侯,小姑相倚,墩乃谢传,介甫何争。
一片江山,六朝金粉,着我其闲亦有情。
无名氏、是南州孺子,东郭先生。
有时醉笔纵横,定题遍、江南泾翠屏。
喜溪犬图书,扁舟安稳,孺人稚子,寿母康宁。
画里携家,花时载酒,吴越风光次第经。
缁尘里、问驴车辛苦,名宦谁成。
【译文】
归与归与,钟山的英才,草堂的灵性。 看着山岗上属于蒋侯,小姑相互依偎,墩就是谢传,介甫何必争执。 一片国土江山,六朝金粉,让我有暇也有情。 无名氏,是南州的小孩子,东边的先生。 有时喝醉后挥笔自如,定题遍了江南泾翠屏。 喜欢溪边的狗和书,扁舟安稳,孺人和小孩子,寿母安康。 在画中携着家人,花朵时期载着美酒,吴越的风景陆续经过。 在缁尘里,问驴车的辛苦,名宦谁能成功。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通过对自己家乡的怀念抒发对仕途的感慨。全诗以“归”字为线索,由“归”而思,由“思”而叹,表达了他渴望归乡的愿望。
首联点出诗人的身份:钟山的英才,草堂的灵性。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东北,山上多古迹;草堂指杜甫曾在此居住过的成都草堂。此两处皆非僻壤,足见诗人并非隐居不仕之人。这两句是说:你看到那山冈属于蒋侯,小姑相互依偎,我在这里作客,又何必去争辩呢?
颔联写诗人对自己的处境的自谦。“蒋侯”指孙权的陵墓在钟山,“小姑”指孙权的夫人大乔(一说孙策的妹妹)。诗人说自己虽无建功立业之能,但可以作些清闲雅致的文章。蒋侯和大乔都是孙权的妻子,诗人以此暗讽那些当权者。
颈联写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江山”一语双关,既指自然景色,又借指国家大事。这两句是说:一片国土江山,六朝的金粉,我闲暇无事也有感情。这里诗人用六朝金粉来指代南宋半壁河山。六朝是三国至宋初相继建立的六个朝代,它们都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历史上称这段时间的统治为“南朝”。这里的金粉指繁华景象,六朝时建康城极富盛名,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尾联写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可奈何和对官场的厌倦。“无名氏”是自称,意思是自己没有名姓。“南州”指当时临安府所在地杭州(当时称为“行在”或“行宫”),“孺子”是对年轻读书人的一种尊称。这两句是说:有时醉意盎然地挥毫作文,题目写遍了江南的翠绿屏帷。“溪犬图书”,指诗人经常带着书简到郊外游览,溪边常有牧童放牧。“扁舟安稳”,指游赏归来,舟船平稳。“孺人稚子”指妻子儿女。“寿母康宁”,指母亲健康长寿。这几句是说:我喜欢溪边的犬吠声和书籍声,乘扁舟安稳,妻子儿女也安康长寿。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官位上的无奈和辛酸。“缁尘里”指官场上污浊的政治环境。“问驴车辛苦”,意思是问为什么官场中的驴车如此辛苦。“名宦”是做官的意思。“谁成”的意思是谁能够成功。这两句是说:我在官场上劳碌奔波,苦不堪言,究竟谁是成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