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翻雁背,旋催鸦翼,高树半挂微晕。
销凝最是登楼意,常对乱波红蘸,远山青衬。
不管长亭歌欲断,渐照去、鞭痕将隐。
想故苑、燕麦离离,满地弄金粉。
何况春游乍歇,花愁多少,只恼黄昏偏近。
冷和帆落,惨连笳起,更带孤烟斜引。
误雕栏倚遍,霁色明朝也应准。
无言处,望中容易,下却西墙,相思人老尽。
《八归》赏析
“初翻雁背,旋催鸦翼,高树半挂微晕。” 诗人以雁和鸦的飞翔为引,描绘出一幅高树半挂的景象。这种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高山之上,远眺天际,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诗句中的“微晕”一词,生动地表达了夕阳西下时,阳光与云彩交织出的绚丽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销凝最是登楼意,常对乱波红蘸,远山青衬。”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他在楼中眺望远方的情景。这里的“销凝”,意味着沉思、凝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深深思考。“乱波红蘸”形容夕阳下的河水如同红色的波浪一般,而“远山青衬”则形象地描绘了远处山峦的色彩,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不管长亭歌欲断,渐照去、鞭痕将隐。” 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过去的回忆。长亭是古代离别之地,这里的“歌欲断”暗示了歌声的悲凉和离别的痛苦。“鞭痕将隐”则表达了时间流逝,曾经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只有那些痕迹仍然清晰地留存在心中。
“想故苑、燕麦离离,满地弄金粉。” 诗人通过想象回到了故乡,那里的景色依然美丽,但已不再像从前一样。这里“燕麦离离”描绘了故乡土地上生长的谷物,虽然稀疏却生机勃勃。而“弄金粉”则是诗人对故乡土地的一种赞美,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何况春游乍歇,花愁多少,只恼黄昏偏近。”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黄昏时刻的感慨。春天的花海虽然美丽,但终究会随着季节的结束而凋零。而黄昏时分,总是给人带来一种莫名的忧愁和孤独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春天逝去和黄昏来临的无奈和感慨。
“冷和帆落,惨连笳起,更带孤烟斜引。” 最后一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寒风呼啸,帆船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连带着笳声也显得凄凉。而那斜斜升起的孤烟,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心中的寂寞和失落。
《八归·隐几山楼赋夕阳》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于生活和情感的深沉思考。厉鹗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怀念和淡淡的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