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为忧时,溯鳌峰立柱,鸢站悬军,他年碑读琅琊,涕泪应同登岘首;
小心深爱士,看致用堂成,同声集在,此日魂归沧海,烝尝长自悬桐乡。

【诗句释义】

一病为忧时:因病而忧愁时世。

溯鳌峰立柱:登上鳌峰,树立起高高的桅杆。鳌是传说中的大鱼。

鸢(yuān)站悬军:有像鹰一样飞翔、能在空中悬吊军队的本领。

他年碑读琅琊:将来在琅琊刻上他的功绩。

涕泪应同登岘首:流着泪和眼泪应该和他一同登上岘山。岘山在今湖北襄阳附近,相传是古代名臣诸葛亮曾登上此山,后人为之立碑纪念的地方。

小心深爱士:小心地爱护人才。

看致用堂成:看见自己的致用堂建成。致用堂,指藏书楼或书斋,也指读书学习之所。

同声集在:众人的声音都集中在这里。

此日魂归沧海:这一天他的魂魄回到大海中。

烝尝长自悬桐乡:蒸煮食物的时候,总想念家乡的梧桐树。

【译文】

我因疾病而担忧国家大事,登上鳌峰立柱,像鹰一样飞翔,能在空中悬吊军队;将来在琅琊刻上我的功绩,流着泪和眼泪应该和他一同登上岘山;小心地爱护人才,看见自己的致用堂建成,众人的声音都集中在这里;这一天他的魂魄回到大海中,蒸煮食物的时候,总想念家乡的梧桐树。

【赏析】

此诗是王士祯送别友人王凯泰的一首诗。王凯泰字子章,山东莱阳人,康熙十八年举进士,官至河南布政使,有“一代文章冠冕”之称。

第一句点明自己为国忧虑,因为“一病”,所以对时局十分担忧。第二联写王凯泰的事迹。王凯泰曾登鳌峰柱,悬军如鹰,后来建立致用堂,聚集了众多人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三联写王凯泰的功绩。他的功绩被镌刻在琅琊山上,流着泪和眼泪的人都应该和他一同登上华山,这是对他的赞誉。第四联写王凯泰的为人。他对人才爱护如己出,看到他的致用堂建成了,大家的声音都集中在这里。第五联写王凯泰的结局。他死了之后,魂魄回到了大海之中,而蒸煮食物的时候,人们都会想起他的家乡,那是一片梧桐树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