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师,社稷之臣,朝野同声,三百年来真宰相;
日星在天,河岳在地,宫墙一恸,五千里外老门生。
【译文】
帝王的导师,国家的栋梁,朝野上下一片赞誉之声;三百年真宰相,名垂青史。
太阳星辰在天上运行,山河大地在地下存在,宫墙之内痛哭流涕,老门生千里之外心酸。
【赏析】:
“挽倭仁联”是指为明朝末年大臣、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清名将,官至兵部尚书,谥号武靖的张煌言(1620年—1664年)所作的挽联。该诗表达了对张煌言这位忠勇之士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句“帝王之师”,指张煌言曾作为明末农民军统帅、民族英雄、抗清名将,官至兵部尚书,谥号“武靖”,其一生忠诚于大明王朝,是明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次句“社稷之臣”,指的是张煌言在明朝灭亡后仍忠于大义,坚持抗清斗争,并最终以身殉国。
第三四句则直接点明了张煌言的身份和地位——他是被后世尊称为“三百年来真宰相”的人。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张煌言与自己之间的亲密关系。
尾句中的“日星在天,河岳在地”则形象地描绘了张煌言的光辉形象。这里的“日星”既指张煌言的英勇事迹,也暗喻着他的崇高品德和伟大贡献;而“河岳”则是对张煌言的敬称,表示他像天地一样伟大。
最后一句“宫墙一恸,五千里外老门生”则透露出了诗人对张煌言深深的哀痛之情。这里的“宫墙”指的是张煌言所在的抗清军队驻地——宁波城,而“五千里外的老门生”则暗示着诗人对张煌言的敬仰之情。
整首挽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张煌言深深的怀念之情,又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