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我而生,诸作者,如风吹过。
十馀年,虫沙劫尽,居然存我。
七碗新茶春雨活,三掾老屋秋风破。
计班书,下酒恰终篇,寻盲左。
影何在,和香裹。
梦何往,随风坠。
羡道家无欲,僧家无可。
饱饭且争鸡鹜食,弹冠大似弥猴锁。
劝先生,莫漫发牢骚,平心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炎的《满江红·赋水仙》。全诗如下:

月夜感逝,用丹阳贺渔隐对月韵。
先我而生,诸作者,如风吹过。
十馀年,虫沙劫尽,居然存我。
七碗新茶春雨活,三掾老屋秋风破。
计班书,下酒恰终篇,寻盲左。
影何在,和香裹。
梦何往,随风坠。
羡道家无欲,僧家无可。
饱饭且争鸡鹜食,弹冠大似弥猴锁。
劝先生,莫漫发牢骚,平心坐。

【注释】

  1. 月夜感逝:指作者对逝去的生命感到感慨。
  2. 丹阳贺渔隐对月韵:指张炎为好友贺铸所写的一首词,以咏怀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 先我而生: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自己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生活就已经过去了。
  4. 诸作者,如风吹过:指许多作者就像被风吹过一样,很快就消失了。
  5. 十馀年:指过去十多年的时间。
  6. 虫沙劫尽:比喻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和困苦。
  7. 居然存我:指在这么多磨难中,自己依然能够幸存下来。
  8. 七碗新茶春雨活:指喝了七碗新茶之后,感觉如同春天的雨水滋润身体一般。
  9. 三掾老屋秋风破:形容在秋天的时候,屋子已经破旧不堪,如同秋天的风一样吹破。
  10. 计班书,下酒恰终篇:指的是在喝酒的时候,正好读到《汉书》中的一篇故事。
  11. 寻盲左:形容一个人因为找不到东西而焦急的样子。
  12. 影何在,和香裹:意思是影子已经消失,只剩下香气还在包裹着身体。
  13. 梦何往,随风坠:意思是梦境已经消散,就像随风飘落的花瓣一样。
  14. 羡道家无欲,僧家无可:意思是羡慕道家追求无欲无求,佛教追求解脱的境界。
  15. 饱饭且争鸡鹜食:意思是吃饱了饭之后,就和鸡鸭一起争夺食物。
  16. 弹冠大似弥猴锁:意思是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后,发现它像一只猴子的锁链一样沉重。
  17. 劝先生,莫漫发牢骚:意思是劝告那些喜欢抱怨的人,不要随便发泄不满情绪。

【赏析】
这首诗是张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全诗通过对水仙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和人生的深深感悟。

诗的前两句“月夜感逝,用丹阳贺渔隐对月韵。”描述了诗人在一个月光照耀的夜晚中,感叹生命的流逝。这里的“月夜”和“感逝”两个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的氛围。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生命的态度。他提到“十馀年,虫沙劫尽,居然存我。”这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展示了自己的坚韧不拔。接着,他又用“七碗新茶春雨活,三掾老屋秋风破。”来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状态,既有春雨的滋润又有秋日的寒冷,都成为了生活的写照。

诗人又通过“计班书,下酒恰终篇,寻盲左。”来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他认为在饮酒的过程中,正好读到《汉书》中的一篇故事。最后,他用“影何在,和香裹。”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最后一句“劝先生,莫漫发牢骚,平心坐。”则是对读者的一种忠告。诗人认为人们不应该随意发泄不满情绪,而应该平心静气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水仙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他的这种理解和感悟,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现代人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