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画松如画龙,上人画梅如画松。
笔端夭矫不可状,墨妙直与鸿蒙通。
惨惨着花二三萼,力透纸背非人功。
隆冬寒阴闭天地,入水作骨阳曦穷。
百树冻折草蒂死,乃有此物出与争其锋。
上人举眼偶得之,神与意会笔亦从。
此梅非梅亦非画,实有元气罗心胸。
乾坤黯淡辟生面,从此天下知春风。

诗句翻译:

  • 古人画松如画龙,上人画梅如画松。 —— 古代的人画松就像画龙一样生动,上人的画梅却像画松一样栩栩如生。
  • 笔端夭矫不可状,墨妙直与鸿蒙通。 —— 笔触优美而有力,墨色之妙直达天地初开时的状态。
  • 惨惨着花二三萼,力透纸背非人功。 —— 梅花虽然只有两三朵花,但是它们的力量能穿透纸张的背面,这并非寻常之力所能办到。
  • 隆冬寒阴闭天地,入水作骨阳曦穷。 —— 冬天寒冷阴暗笼罩大地,梅花在水上展现出坚韧的骨骼,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时刻也显得分外突出。
  • 百树冻折草蒂死,乃有此物出与争其锋。 —— 其他树木因寒冷枯萎折断了,但梅花依然顽强地绽放,仿佛是与自然抗争的勇士,不畏严寒。
  • 上人举眼偶得之,神与意会笔亦从。 —— 上人偶然间发现了这个奇迹,他的灵感和意图都通过笔墨表达出来了。
  • 此梅非梅亦非画,实有元气罗心胸。 —— 这幅画中的梅不是真的梅花,也不是简单的画作,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渗透了画家的心血和生命力量。
  • 乾坤黯淡辟生面,从此天下知春风。 —— 这幅画让乾坤都变得明亮起来,从此人们都知道春天来临的景象。

注释:

  1. 古人画松(古代的人) - 形容画家对松树的描绘非常生动、传神。
  2. 上人画梅(上人的画) - 指画家上人画的梅花。
  3. 笔端夭矫(笔触优美、有力) - 形容画画时的笔迹优美且有力。
  4. 鸿蒙(天地初开时的状态) - 指宇宙未开化之时的原始状态。
  5. 惨惨(坚强不屈的样子) - 形容梅花即使面对恶劣的环境也能保持坚强。
  6. 力透纸背(力量强大,能穿透纸张背面) - 形容画中梅花的力量之大,几乎能穿透纸张表面。
  7. 隆冬寒阴(寒冷阴暗的冬天) - 指冬天天气非常寒冷阴暗。
  8. 入水作骨(在水上展现出坚韧的骨骼) - 形容梅花即使在水中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姿态。
  9. 阳曦(阳光明媚的时候) - 指温暖的阳光下。
  10. 百树冻折(其他树木因寒冷枯萎折断了) - 形容冬天其他植物因为寒冷而无法生存或受损。
  11. 此物(这里指画中的梅花) - 这个奇迹般的存在。
  12. 乾坤(宇宙、天地) - 指宇宙、大自然。
  13. 辟生面(开辟新的面貌) - 形容大自然因为有了梅花的出现而焕发出新的生机。
  14. 春风(春天的到来) - 春天的象征,代表着温暖、生机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上人画中的梅花。诗人首先通过对比古代人和上人的艺术手法,强调了上人画中梅花的独特之处。接着,诗人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景象,以及它在水中的坚韧形象。这些细节都表达了梅花不畏严寒、坚韧不屈的精神特质。最后,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述,暗示了梅花给世界带来的新气象和生机。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艺术创作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力和自然美的颂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