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销溪路净,梅深竹窈,篱落两三家。
冷云随棹转,咫尺幽香,占断水西涯。
野鸥导我,认过桥几树查牙。
似翛然,身行画里,诗思入昏鸦。
横斜,梵钟破暝,渔笛吹香,月又明林下。
凭唤取,天寒翠袖,同倚霜华。
提壶惯负经年约,最撩人,还有芦花。
君知否,梦游空赋蒹葭。

三犯渡江云

雪销溪路净,梅深竹窈,篱落两三家。
冷云随棹转,咫尺幽香,占断水西涯。
野鸥导我,认过桥几树查牙。
似翛然,身行画里,诗思入昏鸦。
横斜梵钟破暝,渔笛吹香,月又明林下。 凭唤取,天寒翠袖,同倚霜华。
提壶惯负经年约,最撩人,还有芦花。
君知否,梦游空赋蒹葭。

注释与赏析:

诗句解释

  1. “雪销溪路净” - 描述天气晴朗时溪边道路的干净与雪后的景象。
  2. “梅深竹窈” - 描绘了梅花盛开和竹林深处的景致,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3. “篱落两三家” - 提到周围有稀疏的人家,增添了一种宁静的生活氛围。
  4. “冷云随棹转” - 指随着船只移动,天空中的冷云也在变换位置。
  5. “咫尺幽香” - 形容香气非常近,可以闻到。
  6. “占断水西涯” - 表达了对这片水域景色的独占感。
  7. “野鸥导我” - 描述了一只野鸥引领诗人走过桥梁,指引他看到查牙(可能是某种植物或景物)。
  8. “似翛然” - 诗人仿佛置身于画中,身临其境的感受。
  9. “梵钟破暝” - 梵钟指的是寺庙中的钟声,在夜色中响起。
  10. “渔笛吹香” - 渔民吹奏的笛音带有香味。
  11. “月又明林下” - 再次强调月光明亮,照亮了林下的景色。
  12. “提壶惯负经年约” - 表明作者经常携带酒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13. “最撩人,还有芦花” - 指出除了美丽的景色之外,还能感受到其他令人着迷的元素,比如芦花。
  14. “君知否,梦游空赋蒹葭” - 表示如果对方知道这番情景,可能会被他的梦境所迷惑。这里的“蒹葭”可能是指芦苇丛生的地方,象征着自然之美。

赏析与思考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边的自然美景及其所带来的宁静与和谐。从雪后的清新、梅林的幽深、到渔船上的闲适和夜晚的安宁,每一处都充满了诗意和远方的呼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此外,词中也隐含着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通过这样的描写,吴文英不仅传递了美的享受,更表达了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