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欲曙。
画角楼头初住。
露华浓。
草重犹粘绿,花低半压红。
鸣鸡催落月,宿鸟咽残风。
怕见分携处,各西东。
晓别
晨光欲曙, 画角楼头初起。
露华浓,草重犹沾绿,花低半压红。
鸣鸡催落月,宿鸟咽残风。
各西东。
晨光欲曙。
画角楼头初住。
露华浓。
草重犹粘绿,花低半压红。
鸣鸡催落月,宿鸟咽残风。
怕见分携处,各西东。
晓别
晨光欲曙, 画角楼头初起。
露华浓,草重犹沾绿,花低半压红。
鸣鸡催落月,宿鸟咽残风。
各西东。
【诗句释义】 1. 青山在江上斜矗着,我忍泪送君。 2. 别酒一杯还暖,恨风帆催促。 3. 无情画舸疾于飞,一水渐拖绿。 4. 欲上小楼凝望,又垂杨遮目。 5. 赏析:这首词写闺中女子送别情深意切的丈夫远去,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一片痴心。全词感情细腻委婉,语言清新自然,是婉约词中的佳作。 【译文】 青山在江上斜矗,我忍泪送你;别酒一杯还温暖,恨风帆催促。 无情画舸疾如飞,江水逐渐绿了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代表作之一,名为《满庭芳·九日》。全诗共五节,每节四句,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意境深远。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坠叶敲窗,枯藤扫壁,西风吹老年华。 “坠叶敲窗,枯藤扫壁,西风吹老年华。”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窗外落叶纷飞,仿佛在敲打窗户;屋外枯藤如扫帚般扫过墙壁,给人一种萧瑟之感。西风凛冽,似乎也吹拂着岁月的痕迹,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窗前看到红叶,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并由此联想到了生活中的点滴情感。 第一节:鹃血层层染瓣 - 关键词:鹃血、层层 - 注释:这里用"鹃血"来比喻红叶的颜色,形容其颜色鲜艳如血液般深重。"层层"则形象地描绘了红叶覆盖的深度和密度,如同层层叠叠一般。 - 赏析:这一节描绘了红叶的色彩和形态。 第二节:猩红点点凝芽 - 关键词:猩红、点点 - 注释
诗句解析: - 新来燕子呢喃:新来的燕子在低语。 - 睡难酣:难以入睡。 - 又被邻姑催起,着春衫:又被邻居的姑娘催促起床,穿上了春装。 - 娇欲颤:娇弱的身体颤抖。 - 行还倦:走路还是感到疲倦。 - 笑相搀:相互搀扶。 - 同上小楼,闲倚、望归帆:一同登上小楼,悠闲地倚靠在栏杆上远眺归家的帆船。 译文: 最近有燕子在轻声地呢喃,我难以入眠, 又被邻居的姑娘催促起床,换上了春装。
诗句原文: 瑟瑟凉风动客衣。入山何处采芳菲。崖前湿树沾云腻,石上鸣泉带雨飞。 翻译: 瑟瑟的凉风吹动着行人的衣服。不知道该去哪里采摘美丽的花朵。崖边湿润的树木被雨水打湿,显得特别娇嫩。石头上流淌的泉水在雨中飞溅,如同带着雨滴的精灵。 关键词注释: - 瑟瑟:形容风声细而长。 - 客衣:客人所穿的衣服。 - 芳菲:指美好的花朵。 - 崖前湿树沾云腻:描述树木因为长时间被雨水打湿,变得湿漉漉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闺房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状态。 首句“却月添新黛”描绘出她为增添妆容而特意在月光下化妆的情景,“却月”暗示了她深夜才起,“添新黛”则表明她精心打扮自己。 第二句“飞霞贴晓妆”,则是说她在朝阳初升时就开始化妆,“飞霞”形容晨曦的美丽,“贴晓妆”则表现了她在晨光中精心修饰自己的美丽形象。 三、四两句“闲随姊妹踏春阳。笑问如何水鸟
江城子 春暮独坐 昼长人静小庭空。 暖烟浓,锁帘栊。 枝上看看,新绿渐成丛。 老去秾华留不住,还剩得,几多红。 莺声只在落花中。 又随风,过墙东。 斗酒双柑,欲听与谁同。 追忆旧游如梦里,无限恨,上眉峰。 注释: 1. 江城子:词牌名,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词调。 2. 昼长人静:白天时间很长,人们很安静,没有喧嚣。 3. 小庭空:小院显得很空旷,没有其他人的踪迹。 4. 暖烟浓:温暖的烟雾很浓。
【注释】 ①摸鱼儿:词牌名,又名“惜秋华”、“醉太平”等。双调,九十二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九句五平韵。 ②正凄凉:正当凄清的时候。 ③又逢秋晚:又到了秋天的晚期。晚,指秋季晚期。 ④消艳:凋零、衰败,这里指花木的衰败。 ⑤荒斋:荒凉的书房。 ⑥衰杨风飐(zhǎn):秋风中摇曳的衰杨。飐,风吹的样子。 ⑦门半掩:门没有全开。 ⑧黄昏几阵归鸦点:傍晚时几只乌鸦飞过。归鸦,指夕阳西下的归鸟。点
【诗句解释】 1. 引鸥朋,招鹭侣。:邀请鸥鸟和鹭鸶来作伴。 2. 掉入采菱浦:被吸引到采菱的地方。 3. 久惯舟人,指与六桥渡。:习惯了船夫的引导,可以到达六桥渡口。 4. 绿杨处处阴浓,才催解缆,被几个、啼莺留住。:绿树丛生,柳条垂下,天色渐晚,船夫催促解开缆绳,却被几只黄莺儿挽留。 5. 醉犹伫。:酒喝得醉了还站着不动。 6. 不知买酒无钱,明朝约来补。:不知道有没有钱买酒
这首诗的标题是《鸡苁菌》,作者是宋代诗人李清照。全诗共四句,每句话都有注释和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报春花妥。碧鸡春影初破。 译文:春意正浓,报春之花盛开。春光明媚,碧鸡(传说中的一种仙鸟)的影子刚刚显现。 注释:“报春花”指早春开放的花朵,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到来。“碧鸡”指的是传说中的仙鸟,可能是一种神话中的吉祥物。“初破”表示春天刚刚开始显现。 赏析
《女冠子·其九》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词,通过描绘一个女子的外貌和她的心境,展现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诗句: 赤城紫府。 - 译文: 她闲坐在仙居中,储放着珍贵的玄玲珑妃子。 - 注释: 赤城,指天边的颜色。紫府,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女子居住的环境充满了神秘和高贵。 - 赏析: 此句通过描写女子居住的环境,为下文女子的出场铺垫了背景。 - 诗句:
注释: 《女冠子 其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对女子的思念,下片写自己思念之情。全词以“碧箫”开篇,引出下文,“暗想秦楼双凤”,暗指女子为秦楼女子云英。“几多情”,即有多少情意。“玉锲分芦节”,“金箱贮枣饧”,都是古代女子所喜爱之物,这里用典暗示了女子对男子的深情。“蕉花含秘阁”,指的是在秘密的地方藏着女子。“松影落层城”,指的是松树的影子落在了高高的城墙之上
【注释】 《女冠子》,唐教坊曲。属双调,四十三字,七句七仄韵。《乐府诗集·琴曲歌辞》有《女冠子》五曲。 平明:清晨。 堪惜:值得惋惜。 玉笄:古代女子用来插在发髻上的簪子,这里代指女子。 初侍:最初侍奉。 小茅君:小茅草。 薄雾笼青鬓(bìnɡ lùn qīn):薄雾笼罩着青丝般的鬓发。薄雾,形容轻淡的雾气。 轻烟曳(yè yè)䌨(zhǎn)裙(qún):轻烟袅娜地拖曳着衣裙。曳,拖拉;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要求考生先对诗句进行解释,然后根据注释翻译,最后分析赏析。答题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艺术手法。 【答案】 ①短花长叶:指春天到来,百花齐放。②翠軿相接:用“翠”形容车饰的美丽
金巾姣好。 金质的头巾,打扮得非常漂亮。 长佩玉砂瑶草。 腰间挂着珍贵的玉石和瑶草。 受清虚。 承受着清新高雅的气息。 妆镜歼山鬼,香奁检道书。 梳妆时用镜子除去山上的妖怪,用香奁整理道经书籍。 缃眉遮羽盖。 眉毛如黄色般明亮,遮掩住白色的翅膀。 素手涤仙厨。 白皙的手在洗涤神仙般的厨房。 每当三五夜,望蟾蜍。 每逢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望着月亮里的蟾蜍
注释: 1. 仙房寂寂:仙房,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宫殿,寂寂,寂静。 2. 戏采瑶林珠实:戏采,嬉戏采摘;瑶林,美玉树林;珠实,珍珠般的果实。 3. 是何乡:是什么地方? 4. 红尾梢花犬:红尾巴的梢花狗,形容一种美丽的动物。 5. 青衣覆石羊:青衣,古代对女子的称呼;覆,覆盖;石羊,指石头做的羊形物。 6. 鲛丝裁绶短:鲛人,传说中的人鱼;裁,裁剪;绶,古代系在腰间的丝带;短,短小。 7.
注释: - “女冠子”是词牌名,此词为《女冠子》的第三首。 - “上清仙梦”:梦中在上清仙境。 - “桄到十三春洞”:到了第十三个春天。 - “玉颜红”:形容女子容颜如花,颜色红润。 - “月下随王母”,月下与王母相伴。 - “花前别宁封”,“别”是告别的意思,“宁封”即指唐玄宗。 - “黄衶潜解佩,赤袗缓弛弓”,黄衶(huáng qiān)是古代的一种佩饰,赤袗(chì)是古代的一种红色宽衣
玄都清晓。 坐间碧堂红草。 女仙家。 玉铪量星豆,金◇煮雪花。 驻颜丹作粉,系肘箓垂纱。 浼浼沟头水,尽胡麻。 注释:在清晨的玄都城,坐在碧堂的红草旁,女仙们在这里聚会。她们用玉铪来舀量星豆,用金◇煮着雪花般的美味佳肴。她们用驻颜丹来涂抹面部,用系肘的罗纱来束腰。她们用清澈的沟头水来洗澡,用胡麻油来洗头。 赏析:这首诗是《女冠子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女仙们在玄都城的碧堂里聚会的情景
注释: - 女冠子其一: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的诗歌。 - 上元少女: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少女们欢庆节日。 - 谁授玉函金筥:谁能把玉盒子和金盒子交给我? - 倚香坛:站在香坛上。 - 画帔藤花浅:红色的绫罗披在身上如藤花般鲜艳。 - 雕钟橘乳寒:雕刻精细的钟声在寒冷中回荡。 - 南宫除牒子:南宫是古代对太子居住的地方。除牒子是皇帝颁布的文书。 - 北斗动幡干:北斗星移动了,旗子也随着移动。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闺房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状态。 首句“却月添新黛”描绘出她为增添妆容而特意在月光下化妆的情景,“却月”暗示了她深夜才起,“添新黛”则表明她精心打扮自己。 第二句“飞霞贴晓妆”,则是说她在朝阳初升时就开始化妆,“飞霞”形容晨曦的美丽,“贴晓妆”则表现了她在晨光中精心修饰自己的美丽形象。 三、四两句“闲随姊妹踏春阳。笑问如何水鸟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窗前看到红叶,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并由此联想到了生活中的点滴情感。 第一节:鹃血层层染瓣 - 关键词:鹃血、层层 - 注释:这里用"鹃血"来比喻红叶的颜色,形容其颜色鲜艳如血液般深重。"层层"则形象地描绘了红叶覆盖的深度和密度,如同层层叠叠一般。 - 赏析:这一节描绘了红叶的色彩和形态。 第二节:猩红点点凝芽 - 关键词:猩红、点点 - 注释
诗句原文: 瑟瑟凉风动客衣。入山何处采芳菲。崖前湿树沾云腻,石上鸣泉带雨飞。 翻译: 瑟瑟的凉风吹动着行人的衣服。不知道该去哪里采摘美丽的花朵。崖边湿润的树木被雨水打湿,显得特别娇嫩。石头上流淌的泉水在雨中飞溅,如同带着雨滴的精灵。 关键词注释: - 瑟瑟:形容风声细而长。 - 客衣:客人所穿的衣服。 - 芳菲:指美好的花朵。 - 崖前湿树沾云腻:描述树木因为长时间被雨水打湿,变得湿漉漉的
诗句解析: - 新来燕子呢喃:新来的燕子在低语。 - 睡难酣:难以入睡。 - 又被邻姑催起,着春衫:又被邻居的姑娘催促起床,穿上了春装。 - 娇欲颤:娇弱的身体颤抖。 - 行还倦:走路还是感到疲倦。 - 笑相搀:相互搀扶。 - 同上小楼,闲倚、望归帆:一同登上小楼,悠闲地倚靠在栏杆上远眺归家的帆船。 译文: 最近有燕子在轻声地呢喃,我难以入眠, 又被邻居的姑娘催促起床,换上了春装。
【诗句释义】 1. 青山在江上斜矗着,我忍泪送君。 2. 别酒一杯还暖,恨风帆催促。 3. 无情画舸疾于飞,一水渐拖绿。 4. 欲上小楼凝望,又垂杨遮目。 5. 赏析:这首词写闺中女子送别情深意切的丈夫远去,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一片痴心。全词感情细腻委婉,语言清新自然,是婉约词中的佳作。 【译文】 青山在江上斜矗,我忍泪送你;别酒一杯还温暖,恨风帆催促。 无情画舸疾如飞,江水逐渐绿了
诗句解释: 1. 致君复淳风,杜老有夙志。 —— 想要恢复皇帝的清明政治,像杜甫那样有远大的志向。 2. 南山石可耕,俟时合高寄。 —— 南山的石头可以用来耕种,等到合适的时机应该把理想抱负寄托给国家。 3. 胡为望吹嘘,干人欲涕泗。 —— 你为何期望得到人们的赞扬和吹捧,让那些努力的人伤心欲绝。 4. 区区愁饿死,饿死乃常事。 —— 我只担心因为饥饿而死,这是常有的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