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佳人号绛绡,芙蓉新殿斗纤腰。
不教茅许同珠藉,偏有裴樊渡石桥。
芝馆乌龙惊绣榻,桃源仙犬吠云翘。
青童昨夜朝阿母,一夕微霜蕙叶凋。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借美人以寓志。首联写楚国佳人,号绛绡,芙蓉新殿斗纤腰。“绛绡”指女子肌肤如美玉一样细腻柔滑。“芙蓉新殿”指女子居所。“纤腰”“斗”,形容女子纤细的腰身,与前面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佳人的娇艳美丽。颔联写不教茅许同珠藉,偏有裴樊渡石桥。“茅许”即茅泽和许由,他们都是古代著名的隐士。“同珠藉”,意谓茅、许二人虽为隐士,但仍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与“绛绡”之女相比相差甚远。“裴樊渡石桥”意谓裴樊渡石桥虽然险峻,但却能通向仙界,而茅、许却不能,所以作者认为茅、许不如裴樊渡石桥。

颈联写芝馆乌龙惊绣榻,桃源仙犬吠云翘。“乌龙”指传说中的龙,这里指代美女。“绣榻”指美女的卧榻,用“惊”字表明美女的美丽动人。“桃源仙犬吠云翘”写美女的卧室外,有一只仙犬在鸣吠,它叫的是云翘。“云翘”也是美女的名字,此处用作对美女的称呼。这两句通过想象,把美女比作仙境中的仙女,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尾联写青童昨夜朝阿母,一夕微霜蕙叶凋。“青童”指道士。“阿母”指妻子。“朝阿母”意谓昨夜青童向他的妻子(即自己的妻子)进献了仙药。“一夕微霜蕙叶凋”意谓一夜之间,蕙草叶子上就结上了一层薄薄的霜。“蕙叶凋”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又暗示了夫妻分离的痛苦。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借美人以寓志。全诗从美人的服饰、住所、容貌等方面入手,通过对美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首联写楚国佳人,号绛绡,芙蓉新殿斗纤腰。“绛绡”指女子肌肤如美玉一样细腻柔滑。“芙蓉新殿”指女子居所。“纤腰”“斗”,形容女子纤细的腰身,与前面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佳人的娇艳美丽。“不教茅许同珠藉,偏有裴樊渡石桥。”意谓茅、许二人虽为隐士,但仍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与“绛绡”之女相比相差甚远。“偏有裴樊渡石桥”意谓裴樊渡石桥虽然险峻,但却能通向仙界,而茅、许却不能。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羡慕之情。

颈联写芝馆乌龙惊绣塌,桃源仙犬吠云翘。“乌龙”指传说中的龙,这里指代美女。“绣榻”指美女的卧榻,用“惊”字表明美女的美丽动人。“桃源仙犬吠云翘”写美女的卧室外,有一只仙犬在鸣吠,它叫的是云翘。“云翘”也是美女的名字,此处用作对美女的称呼。这两句通过想象,把美女比作仙境中的仙女,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尾联写青童昨夜朝阿母,一夕微霜蕙叶凋。“青童”指道士。“阿母”指妻子。“朝阿母”意谓昨夜青童向他的妻子进献了仙药。“一夕微霜蕙叶凋”意谓一夜之间,蕙草叶子上就结上了一层薄薄的霜。“蕙叶凋”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又暗示了夫妻分离的痛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以美人喻理想,以美人喻生活,通过赞美美人的美好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落寞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