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少年亲杖履,黄金白璧赏歌诗。
为言龙虎无疲困,道在鸢鱼求本师。
尔日风流犹旦暮,当时襟抱已天涯。
出门一望成今古,清瀔前横何所之。
【注释】
杨石泉:杨继盛,字君实。明末抗清名将、文学家。昌浚:即王昌濬,字仲谋,号潜斋,杨继盛之门人,官至兵部尚书。
杖履:拄杖和履。古代步行时拄杖,坐时则以手扶之。
白璧:白玉。比喻贵重之物。
鸢鱼:传说中的一种神异的鱼。
本师:根本之道。
风流:风度才调。
襟抱:胸怀志趣。天涯:极远的地方。
何所之:到哪里去。之:到。
【译文】
我当年年少亲历仕途,黄金白璧赏赐歌诗。
说来说去还是求得真道,道理就在鸢飞鱼跃中。
当年风采如同旦夕,那时胸怀早已天涯。
出门一望古今如旧,前路茫茫何处是归?
【赏析】
《题杨石泉宫保昌浚奏议诗集造像后 其二》是明代文学家杨继盛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其时已因弹劾奸相严嵩而被贬谪到边疆。在这首诗中,杨继盛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进行了反思。
首联“我昔少年亲杖履,黄金白璧赏歌诗”,回忆自己年轻时的生活,曾因受赏识而得到重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发现,真正值得追求的并非物质上的荣华富贵,而是精神上的充实与提升。
颔联“为言龙虎无疲困,道在鸢鱼求本师”,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这种人生观点。他认为,真正的强大并不在于外在的权势和地位,而在于内在的修为和智慧。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成为真正的强者。
颈联“尔日风流犹旦暮,当时襟抱已天涯”,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的人生经历的回忆。他回想起年轻时的风采和豪情,以及那些曾经陪伴他走过一生的知己好友。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发现自己已经变得孤寂无依,与昔日的朋友们渐行渐远。这种变迁让诗人深感人生的无常和脆弱。
尾联“出门一望成今古,清瀔前横何所之”,则是对整个人生历程的总结和感慨。他看到自己的一生虽然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挫折,但同时也收获了许多珍贵的经验和感悟。如今站在人生的路口,他不禁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选择。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通过对个人生活的回顾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修养,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