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馆居然避劫灰,梢除蛛网扫苔莓。
蒲陶尚覆西头屋,薜荔增牵北向坏。
马迹疲劳催鬓发,烛花亲切劝深杯。
掩关尚觉寒如此,辛苦潼关八骏回。
【注释】
入都寓长沙东馆是甲午乙未住处:入京住在长沙府的东馆。寓,寄居;馆,客馆;甲午,指清光绪五年(1879年);乙未,指清光绪六年(1879年)。
池馆居然避劫灰:池塘里的馆舍居然躲过了战火。居然,竟然。
梢除蛛网扫苔莓:清除了蜘蛛网和苔藓上的尘土。梢,清除。苔莓,一种植物。
蒲陶尚覆西头屋:葫芦藤还覆盖在西边的房屋上。
薜荔增牵北向坏:薜荔树的藤蔓还牵扯着向北的房屋。薜荔,一种植物。牵,缠绕。
马迹疲劳催鬓发:战马走过的痕迹使人们的鬓发变得稀疏。
烛花亲切劝深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香气使人感到亲切,劝人喝下美酒。
掩关尚觉寒如此:打开门仍感到寒气袭人。
辛苦潼关八骏回:辛苦地赶回家,因为家中有亲人等着。潼关,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八骏,泛指良马。
【赏析】
此诗作于光绪六年(1879年),诗人因参加会试失败,心情抑郁,借咏叹自己居处之荒败来发泄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首联点明题意,直叙入都寓居长沙时的所见所闻,“居然”一词,既表现了作者的意外之感,又显示了其对当时环境的熟悉和对生活琐事的淡漠,可谓妙笔生花。“梢除蛛网扫苔莓”,以写景起兴,为下文抒情做铺垫。颔联两句紧承上文,描写自己的住所被战争破坏后的凄惨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悲凉之情。颈联两句写自己归来后的生活情景,抒发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尾联两句写诗人回到家乡后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之情。整首诗歌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