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酒新亭便可悲,如山褪笔未能奇。
见君旁礴傲新界,告我踞觚捐故知。
楚士苍凉穷北望,闽山秀绝最南枝。
论诗常恨无周谱,喜得因君获导师。
置酒新亭便可悲,如山褪笔未能奇。
见君旁礴傲新界,告我踞觚捐故知。
楚士苍凉穷北望,闽山秀绝最南枝。
论诗常恨无周谱,喜得因君获导师。
注释:
- 置酒新亭便可悲:在新的亭子中设酒宴,让人感到悲伤。
- 如山褪笔未能奇:像山一样褪色的笔锋,不能写出新奇的作品。
- 见君旁礴傲新界:看到你在旁边礴(一种书法技巧),表现出对新领域的自信和骄傲。
- 告我踞觚捐故知:告诉我,你抛弃旧的知识,追求新的见解。
- 楚士苍凉穷北望:楚地的学者们显得苍凉,他们北望中原,渴望回归。
- 闽山秀绝最南枝:闽山秀丽绝伦,如同最南边的一枝花。
- 论诗常恨无周谱:经常为缺乏《诗经》这样的周代诗歌谱作而感到遗憾。
- 喜得因君获导师:很高兴能从你这里学到很多知识,成为了你的指导老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陈叔伊对朋友冒鹤庭的答赠之作,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看法和期待。首先,诗人以“置酒新亭便可悲”开篇,表达了在新亭设酒的哀伤之情,这种情绪可能来源于对时局的变化或对自己处境的无奈。接着,他通过“如山褪笔未能奇”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认为只有退去笔锋的陈旧,才能创作出新奇的作品。
在第二联中,诗人转向了对朋友的赞美。“见君旁礴傲新界,告我踞觚捐故知”表达了对朋友在书法上的造诣和对新知识的渴望的认可。这两句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与创新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即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勇于探索和创新。
第三联则转向了对友人背景的描述。“楚士苍凉穷北望”描绘了楚国学者们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北方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困境和无助。而“闽山秀绝最南枝”则展现了他们对南方美景的喜爱以及希望在这里得到庇护的心情。
整首诗以“论诗常恨无周谱,喜得因君获导师”作为结语,表达了自己对《诗经》等经典文献的向往以及从友人那里获得指导的感激之情。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也展示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互相学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