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五城南接凤巢,寻春紫陌载同袍。
牙筹夺酒污罗帕,银字分笺压翠翘。
绿水有人依菡萏,珠帘留客醉樱桃。
于今更作春波别,知道江魂不任销。

【注释】

  1. 陈曼秋:即陈云章,南宋词人。宜都:地名,今湖北当阳市。
  2. 尺五城:在宜都市城南。南接凤巢:指宜都城南的凤凰山。
  3. 寻春紫陌:春天里去紫陌上寻春。紫陌:古代天子和诸侯出、入宫朝见、祭祀或行幸时所经的道路,也指皇帝出巡时所经的大道。同袍:指朋友、战友。
  4. 牙筹:象牙做的筹算。分酒用的筹子。污:弄脏。罗帕:一种丝织品制成的手帕。
  5. 银字:银色的印章。分笺:分送书信。分笺压翠翘:指用银印分书信,并压着翡翠翘角形的书签。
  6. 绿水:泛指清波,荷花池。有人依:指有游人倚靠。菡萏:莲花。
  7. 珠帘:挂珠帘的门户。留客醉樱桃:把客人留住并让他吃樱桃酒。
  8. 江魂:指江山,即长江。不任销:不能消受,承受不住。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于公元1190年(绍熙二年)所作。诗作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伤怀故园的情感。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第一句“尺五城南接凤巢”,点出了作者的故乡在宜都城南边,这里有一个传说,说宜都是一个风水宝地,凤凰栖息于此,所以又有“凤凰城”之称。
    第二句“寻春紫陌载同袍”,描绘了宜都城南的紫陌上,人们载着朋友一起寻找春天的景象。
    第三句“牙筹夺酒污罗帕”,描写的是人们在寻找春天的过程中,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不小心弄脏了手帕。
    第四句“银字分笺压翠翘”,描绘了人们用银制印章来分书信,并用翡翠翘角形的书签压在上面的情景。
    第五句“绿水有人依菡萏”,描绘的是宜都城外的绿水旁,有游人倚靠在荷花池边。
    第六句“珠帘留客醉樱桃”,描绘的是有人在珠帘下留客吃樱桃酒的情景。
    第七句“于今更作春波别”,意思是如今又要告别春天了。
    这首诗通过对宜都城南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伤怀故园的情感。全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