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窗毳衲乌皮儿,石气凉于水。
墙东避世惯寻僧,携得一枝邛杖过金陵。
江潭衰柳黏霜薄,遥叹宫槐落。
风波恶处度年华,凭著铁船湖海作生涯。

【诗句释义】

纸窗、毳衲、乌皮儿,是竹制窗户和粗麻布的衣物。石气凉于水,石头上散发出的冷气比水中还冷。

墙东避世惯寻僧,携得一枝邛杖过金陵。

在墙东面隐居已经很久了,经常去拜访寺庙里的和尚。携带着一根邛县出产的拐杖经过金陵时。

江潭衰柳黏霜薄,遥叹宫槐落。

长江边的池塘中飘落着稀疏的衰柳,远处的皇宫槐树枝叶开始枯黄。

风波恶处度年华,凭著铁船湖海作生涯。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度过岁月,依靠着铁船在湖海之间谋生。

【译文】

纸糊窗子,粗麻衣襟,乌黑的皮袄,石头散发出的寒气比水更冷,在墙东面过着隐居生活,经常到寺庙中拜访和尚。携带着邛县的拐杖经过金陵。长江边的池塘中漂浮着几片枯萎的柳条,远处的皇官的槐树已经开始落叶。在波浪汹涌的大海中度过年华,依靠着铁船在湖海之间生存下来。

【赏析】

《虞美人·其五》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淡泊。

首句“纸窗毳衲乌皮儿”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居室画面,竹子编制的窗户,粗麻布制成的衣襟,黑色的皮衣,这些细节描写都透露出一种朴素无华的生活气息。

第二句“石气凉于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的舒适与惬意。这里的“石气”可以理解为山野间清新的空气,也可以理解为岩石上生长的植被带来的凉爽,两者皆能营造出一种自然清新的氛围。

第三句“墙东避世惯寻僧”,则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逃避,他选择了在墙壁的东边隐居,寻找僧人作为精神上的寄托。这里的“避世”可以理解为远离喧嚣,寻求心灵的宁静;而“寻僧”则体现了他追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

第四句“携得一枝邛杖过金陵”,描述了他在迁徙过程中所携带的工具,即邛县的拐杖。这暗示了他的旅行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物质上的迁移,更重要的是为了精神上的修行和探索。

第五句“江潭衰柳黏霜薄”,描绘了江南地区秋天的景象。这里的“江潭”指的是江河湖泊,而“衰柳”则是秋天的象征之一。同时,“黏霜薄”也形容了气温的凉爽与湿润,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宁静的秋日氛围。

第六句“遥叹宫槐落”,则表达了作者对皇宫中树木凋零的感慨。这里的“宫槐”可以理解为宫廷中的树木,也可以理解为皇帝的权威与荣耀的象征。然而,随着树叶的落下,这些象征性的树木也逐渐失去了它们原有的价值和意义。

第七句“风波恶处度年华”,意味着他在波涛汹涌的风波中度过时光。这里的“度年华”可以理解为消磨时间或度过青春,而“风波”则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然而,尽管面临困难,他依然选择勇敢地面对并努力生存。

最后一句“凭著铁船湖海作生涯”,则描绘了他依靠铁船在湖海之间谋生的决心和勇气。这里的“湖海”可以理解为广阔的水域,象征着无尽的可能与机遇。同时,“作生涯”则表明了他将以这种生活方式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它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也传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