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共说梁天监,南北通和救涂炭。
金瓯无缺侈心生,白马青丝轻纳叛。
薄心肠,激成变,果致纷纭滋反间。
舍身同泰会无遮,血食牲牷改为面。
贪嗔至竟未能除,荷荷空悲净居殿。

【注释】

梁天监:梁武帝萧衍年号(公元502—521),南朝梁的建立者。

金瓯无缺:比喻国家完整。

轻纳叛:指不重视边防,轻易接纳外族。

薄心肠:指昏庸无德。

至竟:到底。

荷荷:悲叹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通过描绘南梁末年政局混乱、民不聊生的情景,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昏庸无道,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时局的担忧。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句“治安共说梁天监”,点明时代背景,即梁朝末年的政治动荡不安。接着用“南北通和救涂炭”概括整个时期的历史事件,说明当时的统治者们忙于苟且偷安,忽视了民生疾苦,导致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颔联“金瓯无缺侈心生,白马青丝轻纳叛”,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堕落。这里用“金瓯无缺”喻指国家的完整,而“侈心生”则指统治者们的贪婪与奢侈。“白马青丝”是古代一种货币单位,这里用以形容统治者们轻视边防,轻易接纳外族的情况。“轻纳叛”则是指不重视边防,导致外族入侵。

颈联“薄心肠,激成变,果致纷纭滋反间”,进一步描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这里“薄心肠”指的是统治者们的昏庸无道,他们只顾自己的私利,不顾百姓的死活;而“激成变”则是指由于统治者们的行为不当,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最终,这些矛盾和冲突演变成了反间之计,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尾联“舍身同泰会无遮,血食牲牷改为面”,则以更加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统治者们的残忍和无情。这里“舍身同泰会”指的是为了维护统治,统治者们不惜牺牲百姓的生命,甚至不惜采用残酷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而“血食牲牷改为面”则是指为了祭祀神灵而屠宰百姓,将他们的尸体制成食物供人享用。这些行为无疑加重了百姓的痛苦和苦难。

整首诗通过对南梁末年政治局势的描绘和对统治者的批评,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担忧。同时,诗歌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以及统治者们的残酷无情。这首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思考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