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大度膺神器,弘远规模传世世。
恭俭尤称文帝贤,身衣浣濯为民先。
年年祷祀祈民福,郑重农功珍五谷。
但令闾阎常富足,国家何用储金玉。
【注释】
经史法戒诗 其六:经,儒家经典;法,法律;戒,警戒、规劝。这首诗是汉代的一首讽喻诗,诗人通过对汉代开国皇帝刘秀(光武)的评价,来表达他对统治者的期望。
汉高大度膺神器,弘远规模传世世:汉朝的开国皇帝刘秀胸怀大志,有远见卓识,他开创了西汉王朝,使大汉帝国延续至今。
恭俭尤称文帝贤,身衣浣濯为民先:汉朝文帝刘恒以恭俭著称,他亲自穿着粗布衣物,为百姓做出表率。
年年祷祀祈民福,郑重农功珍五谷:每年都要祈祷神灵,祈求农业丰收,让百姓能够丰衣足食。
但令闾阎常富足,国家何用储金玉:只要普通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那么国家就不必再积累大量的财富和珍宝。
【赏析】
《经史法戒诗》是汉代的一首讽喻诗,诗人通过对汉代开国皇帝刘秀的评价,来表达他对统治者的期望。
诗的首句“汉高大度膺神器”,表达了对刘秀的赞美。他认为刘秀胸怀大志,有远见卓识,他开创了西汉王朝,使大汉帝国延续至今。
第二句“弘远规模传世世”,进一步赞扬了刘秀的治国理念。他的治国理念不仅宏大深远,而且能够代代相传,影响后世。
第三句“恭俭尤称文帝贤”,则具体指出了刘秀的美德。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生活节俭,以身作则,为百姓做出了表率。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诗人对刘秀治国方略的具体描述。“年年祷祀祈民福,郑重农功珍五谷”两句,表现了刘秀每年都进行祈祷仪式,祈求神灵保佑百姓平安,同时重视农业发展,珍视粮食生产。这体现了他对民生问题的关心和重视。最后一句“但令闾阎常富足,国家何用储金玉”,则是诗人的最终期望。他认为,只要普通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那么国家就不必再积累大量的财富和珍宝。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这首诗通过赞美刘秀的治国方略,表达了诗人对于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反映了汉代社会的风貌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