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驿连古万州,烽烟无际黄云愁。
三军不作刀环梦,一夜钲声绕戍楼。
【注释】
分水驿:地名,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万州:古称,今重庆市万县市。
烽烟无际黄云愁:烽火连天,烟雾弥漫,令人忧愁。
三军不作刀环梦:全军将士不再有做刀环(指兵器)的幻想。作刀环,即做兵器。
一夜钲声绕戍楼:一夜之间,战鼓声响彻戍楼。钲,古代军鼓。
【赏析】
这是一首写戍边生活的诗。全诗语言简练、朴素,但感情沉郁、悲壮,是唐代边塞诗的名篇。
首句“分水驿连古万州”,交待了地点:从奉节县东的分水驿出发,去往万里之遥的万州。“分水”二字暗含“分流”之意,既指长江分流,又指此地地处长江支流白帝山上,与长江分水,是三峡之一。“连”字点明此地与万州的密切关系。“古万州”三字表明诗人所到之处是古时万州的所在地,也表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
次句“烽烟无际黄云愁”,描绘了一幅边关荒寂、烽火四起、黄沙漫漫的荒凉画面。“烽烟”是边疆报警的烟火,这里用来象征战争。由于战事不断,所以烽火连天,烟波无际,令人愁苦不已。“无际”一词,既形容了烽火的连绵不绝,又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第三句“三军不作刀环梦”,“三军”指军队。“不作”表示没有实现的意思。“刀环梦”是一种迷信观念,相信人死后能够变成刀环,因此人们把这种观念叫作“刀环梦”。这里的“不作刀环梦”指的是士兵们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戍边。这一转折,将前两句的战争景象一下子转变成了一个和平的景象。
最后一句“一夜钲声绕戍楼”,“钲声”指的是战鼓声,是战士们在战斗中发出的信号。“绕戍楼”是指这股声音不断地在戍楼周围回荡。这一句描绘了夜战的场景,通过战鼓之声的回荡,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们的战斗激情和英勇气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边关荒寂、烽火连绵的画面;通过对战士们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整首诗风格朴实自然,情感深沉热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