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灯几度愁难折。模糊一片参空色。
明月夜窗虚。萧疏淡欲无。
闲庭春气暖。生怕和帘卷。
约略似疑娇。生绡半幅描。

【注释】

花影:即“花阴”,指花影投射在地面或墙上。背灯几度:形容愁思重重,几次想借灯光来驱散心中的忧愁。参空色:指天空中参星闪烁的光芒。萧疏:形容春日天气清和,草木繁茂。帘卷:指窗帘被风吹起。约略:隐隐约约。娇:指女子的体态美好。生绡(xiāo):薄纱。此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图景。

【赏析】

这首词写闺怨。上片抒写愁情难禁,下片写闺中春意盎然,而闺人独处空闺,春光难赏。全词意境清新,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别致的闺怨词。

“背灯几度愁难折”一句为词人内心愁绪的自诉,表现了词人对春天景色的欣赏之情。“明月夜窗虚”,写月光映入室内,使窗户显得朦胧。“怕”,害怕的意思。“萧疏淡欲无”,写春日里风大,帘子被掀起来的情景。“闲庭春气暖,生怕和帘卷”。这两句是写闺中春日之景:庭院里春风拂面,使人感到温暖;但又怕那扇帘子被风吹得鼓起来,所以赶紧把帘子放下,以遮掩自己的羞涩。

“约略似疑娇,生绡半幅描”,这是写闺中之人的神态:她好像在怀疑自己是否美丽动人,因为只有一半的屏风上还留有她的影子。这里的“半幅”是指屏风上的图案,可能是美人图画。

【译文】

在月光下我多次想摆脱愁绪,但始终不能。

月光照进屋里,使窗户变得模糊不清。

春日的夜晚,窗户透进来的月光让人感觉空荡荡的,仿佛没有什么东西一样。

闲庭里春风扑面而来,让人感到温暖舒适。

我害怕那帘子被风吹得鼓起来,所以赶紧把它放下。

我的面容隐约如画中的美人,只是一半的屏风上还留有我的影子。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年间,韦庄在长安任官,与女冠刘氏相识,二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后来,刘氏因丈夫升迁而随其出京。韦庄在长安任职期间,曾写过一首《菩萨蛮》词赠给刘氏,表达了他对刘氏深深的思念之情。

【赏析】

《菩萨蛮·花影》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闺怨词。上片写春夜独处的幽怨情怀和无法排遣的痛苦心情;下片写春光明媚时,闺人独处空闺的喜悦之情。整首词以花为线索,由花及人,层层推进,将闺人内心的幽怨、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词写春宵独处时的孤寂之感。开篇三句点明时间是“几度”,说明作者已经多次尝试用灯火驱走心中的烦忧。“几度”一词既表明次数之多,也暗示愁绪之深重。“几度”后接“愁难折”,“愁”字重复使用,加强了表达效果,突出了词人愁绪之深重。接着通过描写花影投射在地面上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春天景色的欣赏之情。然而这种愉悦的心情被“明月夜窗虚”所打破,这句写出了月光透过窗户照射到室内的明亮景象,同时暗喻了词人在闺房中的孤独寂寞,以及内心的空虚感。“萧疏淡欲无”进一步描述了春日里风大,帘子被掀起来的情景,表现出了春日的生机勃勃,同时也透露出词人的担忧之情。最后两句写到了春日里温暖的阳光和风中的花香,这些美好的自然风光似乎都与自己无关,只能独自享受春光。这两句既展现了词人的孤独感,也表现了对春天美景的热爱。

过片承接上片的内容,继续描述春日的美好景色。“怕”字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忐忑不安。紧接着又写到“懒凭”二字,表现了词人不愿出门的心理。这里的“懒”字不仅表现了词人的慵懒,更反映了其内心的孤独和无助。“闲庭春气暖”,这句写到了春日里庭院里的温暖气息,以及词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的时光。然而这美好的时光却被“生怕”所打断,因此词人赶紧把帘子放下,以避免自己的美貌被外人发现。这里的“生怕”一词既表现了词人的担忧之情,也揭示了其内心的自卑心理。最后两句则直接描绘了词人的外貌特征,通过描写她的容颜之美,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此词通过写春日里的美景与词人的孤独感受相互映衬,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词人享受着春天带来的美好时光;另一方面,她又深感自己的孤独与无助。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词作更具深度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