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渡沧溟去,暮出仙霞关。
凉月照大野,白骨高于山。
敌兵三十万,合围成一团。
羽书如流星,请援来百蛮。
士卒饲豺虎,将帅徐要官。
坚壁但自守,何敢望生还!
注释:
- 朝渡沧溟去,暮出仙霞关:早晨渡过沧海去,傍晚走出仙霞关。
- 凉月照大野,白骨高于山:清凉的月光照耀着广大的原野,白色的骨头高高地堆在山上。
- 敌兵三十万,合围成一团:敌军有三十万人马,将他们包围成一个团。
- 羽书如流星,请援来百蛮:战报象流星一样急驰而来,请援助来自百蛮之地的军队。
- 士卒饲豺虎,将帅徐要官:士兵们喂养豺狼虎豹,将领们则悠闲地等待官职晋升。
- 坚壁但自守,何敢望生还:坚守壁垒只求自保,哪里敢奢望能活着返回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作品,以“后从军行,仿杜后出塞体五首 其三”为题。全诗共八句,每四句构成一个单元,形式上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
第一句“朝渡沧溟去,暮出仙霞关”,描述了作者早晨渡过大海,黄昏时走出仙霞关的景致。这里的“沧溟”指的是大海,“仙霞关”是指著名的关口,位于浙江江山市境内。
第二句“凉月照大野,白骨高于山”,描绘了夜晚时分,月光照亮了广阔的原野,白骨堆积成山的情景。这里的“凉月”和“大野”分别指月光和原野,“白骨”和“山”则是对死亡景象的比喻。
第三句“敌兵三十万,合围成一团”,表达了敌军兵力众多,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包围圈。这里的“敌兵三十万”是夸张的说法,实际上可能并没有这么多敌人。
第四句“羽书如流星,请援来百蛮”,描述了战报如流星般飞来,请求救援的是来自百蛮之地的军队。这里的“羽书”指的是军用文书,“百蛮”则可能是指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军队。
第五、六、七、八句分别是“士卒饲豺虎,将帅徐要官”、“坚壁但自守,何敢望生还”、“坚壁但自守,何敢望生还”和“坚壁但自守,何敢望生还”。这些句子都在表达坚守壁垒的决心和对生还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恐惧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战争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国家安危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