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绿营兵,羸弱不堪用。
不教驱而战,毋乃邹鲁鬨。
诛求到县官,刍茭罄所供。
出门如虎狼,百里为骚动。
未立尺寸功,已觉威权重。
他日封侯归,闾里谁敢从?
【注释】:
绿营军:指明朝后期的戚继光所统率的军队。后出塞:后指在边疆驻防。五首:这是第二首。
羸弱不堪用:形容军队中士兵体质虚弱,战斗力不强。
邹鲁:春秋时期鲁国和齐国,这里泛指北方边地。
刍茭:古代征收军粮时用的草。
封侯:封建时代一种最高爵位。
闾里:乡里,这里指家乡。
从:听从。
【赏析】:
此诗是诗人仿杜甫《前出塞》后出塞体五首其二而作。这首诗主要写当时明军在边疆的征伐,揭露了统治者对军队的掠夺,抨击了明王朝的暴政,表达了作者关心国家安危、忧民疾苦的思想感情,具有很高的爱国主义思想价值。
第一句“岂无绿营兵,羸弱不堪用”,意思是说难道没有一支绿营兵,他们身体虚弱,无法打仗。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明军的实际情况,也反映了作者对军队的担忧。
第二句“不教驱而战,毋乃邹鲁哄”,意思是说如果不让绿营兵出战,那么这些军队就会成为邹鲁那样的乱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命令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军队的期望。
第三句“诛求到县官,刍茭罄所供”,意思是说朝廷向县官索取军饷,导致百姓家财空尽。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明朝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也反映了作者对民生的同情之心。
第四句“出门如虎狼,百里为骚动”,意思是说一旦出征,老百姓的生活就如虎狼一般恐怖,百里之内都为之动乱。这句话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之情。
第五句“未立尺寸功,已觉威权重”,意思是说这些将领还没有立下任何战功,就已经享有极高的威望和权力。这句话讽刺了那些贪生怕死、只顾自己享受的士兵,也反映了作者对军队指挥者的不满情绪。
第六句“他日封侯归,闾里谁敢从?”意思是说将来这些将领如果能够被封为侯爵,那么家乡的父老乡亲又谁能跟随他们呢?这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将领的担忧,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