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如箭吼,城门启。
不断香车流水。
侧卷绡帘拖燕尾。
巫鼓唱,蛮箫赛。
乌孙别、紫台人,黄鹄寡、青溪妹。
粉襟儿畔,多少红泪。
谁唱敕勒歌,诉尽消魂事。
绣镞残骸攒猬。
树腹崖根潜老魅。
招蜀魄,呼湘鬼。
鹃已叫、洛阳城,鹤未返、辽西市。
总春闺、梦中夫婿。
塞孤 宣武城外书所见
北风如箭吼,城门启。
不断香车流水。
侧卷绡帘拖燕尾。
巫鼓唱,蛮箫赛。
乌孙别、紫台人,黄鹄寡、青溪妹。
粉襟儿畔,多少红泪。
谁唱敕勒歌,诉尽消魂事。
绣镞残骸攒猬。
树腹崖根潜老魅。
招蜀魄,呼湘鬼。
鹃已叫、洛阳城,鹤未返、辽西市。
总春闺、梦中夫婿。
注释:
塞孤:孤独的边疆士兵,这里指边疆上的戍边将士。
宣武城:即北魏时设置的怀荒镇,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西南约30千米处。
北风如箭吼:形容北风像箭一样凶猛呼啸。
不断香车流水:形容战马奔驰的声音不断。
侧卷绡帘拖燕尾:形容女子的窗帘随着风儿飘动,就像拖着尾巴的燕子一样轻盈。
巫鼓唱,蛮箫赛:在祭祀仪式上用巫鼓和蛮音吹奏的音乐来祈求平安。
乌孙别、紫台人,黄鹄寡、青溪妹:乌孙国的人分别告别了紫台(指朝廷所在地),黄河里的黄鹤孤单地飞翔着。
粉襟儿畔,多少红泪:在红色的衣袖旁洒落了无数悲伤的泪水。
谁唱敕勒歌,诉尽消魂事:是谁在唱《敕勒歌》,倾诉着他心中的哀怨。
绣镞残骸攒猬:形容战场上散落的箭镞堆积如同刺猬一般密集。
树腹崖根潜老魅:在山岩的腹中、崖根深处潜伏着古老的魅影。
招蜀魄:呼唤蜀国的魂魄归来。
呼湘鬼:呼唤湘水之鬼前来。
鹃已叫、洛阳城:杜鹃鸟已经啼叫,而洛阳城仍然荒凉。
鹤未返、辽西市:大雁没有返回,辽东的市集依然荒凉。
总春闺、梦中夫婿:在春天的闺房中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写于他初入长安之时。诗人以雄奇瑰伟的笔势,描绘了自己在长安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边塞风光画卷,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也流露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全诗气势磅礴,意境开阔,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音乐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联“北风如箭吼,城门启”描写了边塞的寒冷和战争的紧张气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颔联“不断香车流水”则描绘了边关烽火连天的战场景象,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颈联“巫鼓唱,蛮箫赛”则进一步展示了边塞地区的民俗风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尾联“鹃已叫、洛阳城,鹤未返、辽西市”则以杜鹃鸟和大雁作为象征,暗示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和关切。整首诗通过对边关风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战争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