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冈头。
记狂夫、旧日曾游。
薄幸樊川,赢得一梦青楼。
红桥上,藕丝菱蔓,当时费尽凝眸。
平陈业,烟花记,可怜逝水悠悠。
老矣先生何求。
也雨楫烟帆,北谒诸侯。
鹤发开元,老泪铜仙争流。
红衣落尽西风起,怕隋堤、最不宜秋。
隐隐见,一江灯火,人隔扬州。
【解析】
1.“蜀冈头”:蜀冈,指苏州西郊的山丘。
2.“记狂夫”:指唐代诗人李白。李白曾在扬州与友人欢宴,赋诗留别。
- “樊川”,即樊川,指白居易。白居易曾作《长恨歌》寄怀于扬州名妓杨贵妃。
4.“薄幸樊川,赢得一梦青楼”:薄幸,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杨玉环,因安史之乱而被迫出宫。“樊川”为白居易所居地,此处代指白居易的居处。“青楼”,指妓女住所。
5.“平陈业”:平陈业,平定陈朝的功业。隋炀帝曾三次东巡,到江都(今江苏扬州),大修宫殿,穷极奢靡。
6.“也雨楫烟帆,北谒诸侯”:也雨楫,也像乘船一样。“谒”,拜见、朝拜。“诸侯”,封建时代对地方官的尊称。
7.“鹤发开元”:开元,唐玄宗年号。唐玄宗时有道士张果老自海上来,白首红颜,自称姓赵名玄,字公远。
8.“铜仙”:指铜铸的仙人像。“流”,流泪。“争流”,争相流下眼泪。
9.“红衣落尽西风起”:红衣,指晚妆。此句意为:红衣已落尽,西风吹起了寒意。
10.“隋堤”:隋堤,指隋炀帝所修的大运河上的堤岸。
11.“人隔扬州”:扬州,指扬州市。此句意为:隔着一条江,人无法相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在送别好友后,独自登临西楼,遥望故地,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四句是说李白和白居易都是风流才子,都曾游历过扬州。李白曾经和友人欢宴于扬州,赋诗留别;白居易也曾作《长恨歌》寄怀于扬州名妓杨贵妃。“樊川”代指白居易的居地。李白在扬州与友人畅饮,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与唐明皇之间的爱情,其中有“天宝遗事多如雾”一句,可见二人当年曾有过一段情缘。
中间八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人用“蜀冈头”“旧日曾游”等词语写出自己和友人同在蜀冈头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薄幸樊川”,“赢得一梦青楼”,诗人回忆起当年在扬州与友人饮酒作乐的情景。“红桥上,藕丝菱蔓,当时费尽心机凝眸”,诗人回想起当年在红桥上欣赏荷花的美好时光。“平陈业,烟花记”,诗人回忆起当年与友人在扬州共度欢乐时光的情景。最后两句是说,如今我年岁已高,白发苍苍。诗人用“也雨楫烟帆,北谒诸侯”等词语表现了自己年岁已高、白发苍苍的状态。“鹤发开元,老泪铜仙争流”,诗人回忆当年自己在扬州与友人相聚的情景。“红衣落尽西风起,怕隋堤、最不宜秋”,诗人回忆起当年在隋堤上赏花的情景。“隐隐见,一江灯火,人隔扬州”,诗人回忆起当年与友人在扬州共度快乐时光的情景。
整首诗以“梦扬州”为题,通过写诗人在梦中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