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水潺湲,爵台馺遝,中原泼火年光。
渐汤阴城下,陈迹荒凉。
一带丝杨蘸马,晴漪皱、宛转长廊。
萦人处,轻阴轻暝,窨就鹅黄。
思量。
添些蝉韵,便一襟秋思,那让吾乡。
记离离水驿,小小虫娘。
白苎新裁春雪,凭肩处、柳外贪凉。
中年也,情随飞絮,一样微茫。

凤凰台上忆吹箫

汤阴城外十里,丝杨夹堤互引,额以柳廊名极竛隽,词以纪之。

淇水潺湲,爵台馺遝,中原泼火年光。渐汤阴城下,陈迹荒凉。

一带丝杨蘸马,晴漪皱、宛转长廊。萦人处,轻阴轻暝,窨就鹅黄。

思量。添些蝉韵,便一襟秋思,那让吾乡。记离离水驿,小小虫娘。

白苎新裁春雪,凭肩处、柳外贪凉。中年也,情随飞絮,一样微茫。

赏析:

此词咏叹汤阴城外的景色与情怀。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意境幽美,语言清丽。

“凤”是古代传说中的鸟名,这里借指凤凰山,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境内。山上有一座凤凰楼(旧名凤凰台),故称凤凰台。

“汤阴城外十里”三句,先总写此地景物。十里汤阴城,即今河南汤阴县,位于卫河之滨。城内有条护城河,两旁杨柳依依,故称“丝杨”。堤岸上建有“柳廊”,十分壮观。此处用“额以柳廊名”四字点出柳廊之名,既切题又见其盛。“词以纪之”四句,具体描述柳廊之美。

“淇水潺湲,爵台馺遝”二句,写淇水之流和爵台的繁华景象。淇水发源于山西省,经安阳流至汤阴入卫河。这里说“淇水潺湲”,写出了淇水的流动声,给人以宁静、优美的感觉,同时也暗寓作者内心的平静。爵台则是指汤阴城南面那座高大雄伟的建筑物——汤阴县署,又称“汤阴城楼”。这一句中,作者用“爵台馺遝”来形容爵台之繁华,而“馺遝”则是众多的意思,表现出爵台的热闹场面。

“渐汤阴城下,陈迹荒凉”二句,由繁华转为萧条。汤阴城南面的城墙已经破败不堪,往日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这两句既写出了时间的无情,也反映出作者对昔日辉煌不再的感慨。

“一带丝杨蘸马,晴漪皱、宛转长廊”三句,写柳廊的景色。这里用“带”、“蘸”形容柳枝随风摇曳的景象;“皱”则写出了涟漪的形态;“宛转长廊”则描绘出了柳廊曲折蜿蜒的特点。这几句描写细腻生动,将柳廊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萦人处,轻阴轻暝,窨就鹅黄”三句,写柳廊周围的环境。轻阴轻暝,即指微风拂过,天空渐渐昏暗下来的景象。窨就鹅黄,则是指天色渐晚,呈现出鹅黄色调。这几句不仅写出了时间的变化,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景的喜爱之情。

“思量”三句,转入抒情。这里用“思量”一词表达出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与思考。作者回忆起自己曾经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那时的心情是多么愉悦啊!然而如今已物是人非,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这几句抒发了作者的怀旧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记离离水驿,小小虫娘”二句,回忆往昔之事。离离水驿,即指古代驿站中的小河,用来接送往来行人。小小虫娘,则是指那些勤劳朴实的农民。作者回忆起自己在驿站中度过的日子,那时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乐趣。这两句既写出了当时的生活环境,也表达了作者对那段时光的怀念之情。

“白苎新裁春雪,凭肩处、柳外贪凉”三句,描写自己的感受。白苎是一种白色细麻布制成的衣物,这里用它来比喻自己的衣着。春雪指的是春天的雪花,象征着清新与纯洁。凭借肩膀倚靠在杨柳旁贪求凉爽,则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这几句不仅写出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情随飞絮,一样微茫”二句,总结全文。中年时期,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也逐渐变得成熟稳重起来,但内心的情感却依然如飘忽不定的飞絮一般难以捉摸。这种感慨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也有对自己情感世界的无奈。这几句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