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牧凉秋月。
或树根、痒而摩者,或饮寒湫窟。
渡者,人立者,啼者,鸣者,喜则相濡怒相龁。
矜秋露毛骨,昂首森然如陵阙。
缘崖被坂,亏蔽满林樾。
驼一,塞马七,豕牛羊百三十,牧笛一声日西没。
归田乐引 题王石谷晴郊散牧图
散牧凉秋月。
或树根、痒而摩者,或饮寒湫窟;
渡者,人立者,啼者,鸣者,喜则相濡怒相龁;
矜秋露毛骨,昂首森然如陵阙;
缘崖被坂,亏蔽满林樾。
驼一,塞马七,豕牛羊百三十,牧笛一声日西没。
译文:
在秋天的月光下,放牧的人群分散在田野里。有的人因为痒而用手摸树根,有的喝清凉的井水。过河的人们,站着观望的人,啼叫的牛群,鸣叫的羊群,高兴时互相舔舐、愤怒时相互撕咬。他们因秋露而感到毛骨俱酥,抬头仰望,像一座座山一样森严。他们沿着山崖、山坡行走,遮住了四周的树木和树叶。有一只骆驼,七匹马,一百三十头牛和三百只羊,牧笛的声音随着太阳向西落去。
注释:
- 散牧:指放牧。
- 凉秋月:凉爽的秋夜月光。
- 或:有的。
- 树根、痒而摩者:有些人因为皮肤瘙痒而去摸树根。
- 饮寒湫窟:有些人到寒冷的井边饮水。
- 渡者:渡河的人,泛指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
- 人立者:站着观望的人。
- 啼者:牛群、羊群等发出叫声。
- 鸣者:羊群等发出叫声。
- 矜秋露毛骨:因秋天的露水而感到身体毛发和骨骼酥软。
- 昂首森然,如陵阙:抬头挺胸,显得十分威严的样子。形容牛、羊等牲畜高昂着头,像宫殿一样庄严。
- 缘:顺着。
- 被:覆盖。
- 坂:山坡。
- 亏蔽:遮住。
- 满林樾:树林里充满了树叶的影子。
- 驼:一种大型骆驼。
- 塞马:即“赛马”,古代的一种比赛活动。
- 豕:猪。
- 牛羊百三十:形容数量众多。
- 牧笛声:放牧时吹响的笛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田野放牧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放牧人群的各种动作和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面貌。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