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席三山,万顷波涛疑海上;
湖天一阁,重阳风雨是江南。
【释义】
几席三山:指太湖中著名的三山,即洞庭西山、洞庭东山和慈寿山。这三座山在太湖之中,因山色翠绿而著名。万顷波涛:形容太湖水面辽阔,水波浩渺。疑海上:疑是海中。湖天一阁:指湖州府署的楼阁。重阳风风雨雨:重阳节时天气多变,有雨也有晴朗的日子。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太湖景色的诗。诗人以“三山”和“万顷波涛”、“湖天一阁”、“重阳风雨”等为关键词,写出了太湖美丽的自然风光。
几席三山,万顷波涛疑海上;
湖天一阁,重阳风雨是江南。
【释义】
几席三山:指太湖中著名的三山,即洞庭西山、洞庭东山和慈寿山。这三座山在太湖之中,因山色翠绿而著名。万顷波涛:形容太湖水面辽阔,水波浩渺。疑海上:疑是海中。湖天一阁:指湖州府署的楼阁。重阳风风雨雨:重阳节时天气多变,有雨也有晴朗的日子。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太湖景色的诗。诗人以“三山”和“万顷波涛”、“湖天一阁”、“重阳风雨”等为关键词,写出了太湖美丽的自然风光。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昼夜乐·花阴月夜偶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弄花人在云飞处。” - 译文:在云端飞舞的花丛中,有人正在嬉戏。 - 注释:这里的“弄”指的是玩赏、逗弄,“花人”则形容那些与花朵相伴的人。他们似乎在与花儿嬉戏,享受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第二句:“扑香尘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词人吴文英。他的词风格婉约,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美丽的景色,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首句:“冰庭铺水,珠帘泻露,灯火隔飞寒。” - 解释:冰庭铺水,形容庭院中的冰块像水一样铺设着,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珠帘泻露,形容窗帘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露珠,如同珍珠一般闪耀;灯火隔飞寒,形容外面的灯火与室内的温暖形成对比,让人感到寒冷。 -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淡星窥户》。“淡”字用得极好,淡星、微月都是指月亮,而“窥”字则写出了月亮在窗外徘徊不定的情景; “更”,副词,表示递进关系,意思是“更其”,进一步。这两句的意思是:夜幕低垂,月亮偷偷地从窗缝里窥视着室内。 “更的皪、沈月飞露。”这两句的意思是:月光下,楼台的影子映衬在青翠的草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下面是逐句释义: 月中行 昏黄云月有无中,一树露桃浓。 疏烟淡淡袅晴空。 去住任春风。 朱丝漫绾双鸦髻,人独立、石畔阑干东。 停箫负手醉芳丛。 玉靥背花红。 译文: 月亮在朦胧的天空中若隐若现,一树盛开的桃花显得格外娇艳。淡淡的烟雾缭绕在空中,轻轻飘荡。我随意地行走,任由着春风的吹拂
【注释】 浪淘沙:词牌名。此为小令。 梅花:这里指梅树的花。 春在谁家?:春天在哪一家? 东风枝上著些些:春风从枝头吹来,带来了一些花朵(即梅花) 红到人间:红到了人间 几:多少 莫漫横斜:不要随便乱开 香雪:梅花的别称 妍华:美丽娇艳 疏寒:微寒 道是:说是 江南花更好:说江南的花更加美好 不向尘沙:不愿落在尘埃中 【赏析】 《浪淘沙·咏梅》是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
红罗袄 宝髻双慵堕,柔指漫娇舒。 便玉柱弦分,桐音幽邈,画阑苔琐,蕉影扶疏。 正魂断、春去人孤。 空教拨碎琵琶,谁听落盘珠? 渐月上、归去莫踟蹰。 注释: 1. 宝髻双慵堕:形容女子的发髻高耸,头发下垂,显得有些慵懒。 2. 柔指漫娇舒:形容手指柔软,轻轻舒展。 3. 玉柱弦分:比喻声音如玉柱般清脆,如同被分开一样。 4. 桐音幽邈:指声音悠扬深远。 5. 画阑苔琐:形容栏杆上的花纹精美细腻。
金缕曲 示七泉 眼底无馀子。任峨峨、雄冠剑佩,望之非似。虎帐销沈英雄气,胠箧穿窬流耳。遍鼙鼓、哀鸿千里。天下都无干净土,笑鸡虫蛮触纷如此。荣与辱,一弹指。 中原立马情何止?且休论、重瞳项羽,斩蛇刘季。纵有丹青千秋在,败贼成王而已。又几度、冲冠裂眦。无限江山休别去,待回头收拾君须记。长啸也,叱龙起。 注释: - 眼底无余子:眼里不再有多余的人或事。 - 任峨峨、雄冠剑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文英所作的《桂枝香·秋思》。下面是诗句的解释、译文和赏析: 1. 桂花香尘逐渐消失。 - 注释:桂花香,指香气四溢。 - 译文:桂花的香气慢慢消散。 2. 记得昨夜登楼离别,我舍不得分别。 - 注释:昨夜,表示过去的时间。 - 译文:记得那一夜我们登上高楼,离别之际,我舍不得分开。 3. 寒雨横江不停歇,我们一同呜咽。 - 注释:寒雨,形容冷雨。 -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写法,最后结合注解作简要的赏析即可。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首句写落花纷飞,随风飘荡,形象地勾勒了春光消逝之速;次句写柳絮因受风力而不断旋转,比喻人被游丝缠住,无法挣脱。三
【注释】 冰花:冰凌花,即梅花。 九衢:京城的大街小巷。 娇睇:娇媚的回眸。 停月佩:停驻在月光中的玉佩。 柔香:指梅花的香气。 霞裾:像云霞一样的裙裾。 京华:京城。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词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抒情,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不屈、高洁傲岸的精神风貌。这首词上阕写梅花盛开于京城,下阕写梅花独自盛开于京城。全词语言明快自然,意境清新幽远。 词中开头两句“一瞥冰花散九衢,夜深深转轻车”
【注释】 梁苑:即梁园,汉时著名园林。樊楼: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的酒楼。太行山:位于山西省北部。艮岳:南宋理宗时建,在杭州西湖边。 【赏析】 首句是说诗人们追寻的是古代文人梁元帝、王羲之的遗风。 “灯远”三句:写诗人追慕先贤的豪情壮志。梁元帝曾为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儿子,萧道成篡夺皇位后,封他为梁元帝。王羲之字逸少,晋代书法家,有《兰亭序》传世。诗人以此自比,抒发自己追求古人风流韵事的情怀。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三世分明:指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刘备和曹操。 - 才子神童:指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诸葛亮,他被誉为神童。 - 虎阜: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郊的虎丘山。 - 四魂归去:指东汉末年董卓被吕布杀死后,他的四个儿子(李傕、郭汜、张济、张绣)被收为养子,后来成为吕布的部将,最后都战死沙场。这里指的是这些将军的魂魄已经归去。 - 歌儿舞女吊龙阳:指东汉末年刘表的儿子刘琦被黄祖杀害后
【注释】 狗盗鸡鸣:比喻奸佞之徒窃取权位。 举目竟无真国士:指满眼望去,竟然找不到真正的有志之士。 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险要,雄壮威武的气势。这里借喻李纯的气焰嚣张。 伤心谁吊故将军:指李纯身为国家重臣而谋反叛变,令人痛心地哀悼这位曾经担任过将军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李纯的不满与谴责。前两句“尽狗盗鸡鸣,举目竟无真国士”,以狗盗鸡鸣喻李纯之奸邪,言其窃据大位,实为奸佞小人
诗句 1. 江南好,其五: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江南好”系列中的第五首。"江南好"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共五首,每首都以“江南好”开头,表达对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 2. 中秋平湖泛月,信宿舟中:中秋节的时候,诗人在平静的湖面上泛舟赏月,度过了一个夜晚。这里的“信宿”表示过了很长时间,可能是几天或几周。 3. 平湖好,剪烛写新词:平湖美景如此美好,诗人在烛光下挥笔写下新的诗词。 4.
【注释】 江南好,其四:指代《苏幕遮》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 中秋平湖泛月:泛舟在平湖之上观赏明月。 信宿舟中:过了一夜的船。 一棹(zhào):划桨。 东城:古时指京城所在的地方。《汉书·武帝纪》:汉武帝曾于长安建章宫建太液池,以蓬莱为苑,设神明台、井干楼、玉堂、凤阙等,并引渭水作长池,周回三十里。汉武帝曾泛舟于昆明池,临水作乐,称昆明池曰“太液池”。 窗外云波成黯咽:月亮从窗户外照进
江南好,其三 中秋平湖泛月,信宿舟中。 平湖好,梦度水中央。 岂是寻歌回胜地,多因忍涕近欢场,佳节独徬徨。 【注释】: ①江南好:这是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中的名句,“江南好”意指江南地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②信宿:指连续住宿数日,这里指游览了几天。 ③平湖好:形容湖面平静、美丽如画。 ④梦度水中央:梦中在湖中央游玩。梦度,梦境中遨游;水中央,指水中。 ⑤岂是寻歌回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