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诗比悬璧荆璆,夺我吏师,方愧卢谌迟作报;
洒泪并山邱华屋,铭公遗爱,待磨岘首为镌碑。

【注释】

①荆:指荆州。璆(qiú):美玉。②卢谌(chèn):东晋人,字子谅,为桓温参军时曾作《文赋》以见志于世。③岘首(xiàn shǒu):即岘山,在今湖北省南漳县北。④碑:指墓志铭石刻。⑤“遗爱”句:意为对卢谌怀念之深,如同要磨石碑以铭记其功德。

【赏析】

这首挽诗是李鸿章给曾纪泽的挽联。曾纪泽(1839年—1899年),字劼刚,晚号梦扶,湖南湘乡人。同治进士,曾任驻外公使,主持过中国近代外交事务。

曾纪泽在咸丰、同治年间历任驻外使臣,出使过英、法两国;光绪元年,调任总理衙门大臣兼会办各国通商事务大臣,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尚书庆亲王奕劻共同管理外交事务。曾纪泽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外交家,他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改革内政,抵御外国侵略。但当时国内政局动荡,朝内党争激烈,曾纪泽虽受排挤而屡遭贬谪,但他仍矢志不移地从事外交活动,为国家争取到了很多利益。

此挽诗由两副对偶工整的七律组成,上联赞曾纪泽的才能,下联颂曾纪泽的美德。上联中“赐诗比悬璧荆璆”,意思是说曾纪泽被朝廷所赏识。“荆璆”是古代楚国的地名,用在这里比喻曾纪泽才华出众,像楚国一样美丽富饶。接着“夺我吏师,方愧卢谌迟作报”,意思是曾纪泽被朝廷重用后,自己却感到惭愧,因为他的才学被曾纪泽夺走了。卢谌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官员。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曾纪泽的敬仰之情。

下联中“洒泪并山邱华屋”,意思是说曾纪泽去世后,作者悲痛至极,如同山丘上的废墟一般。“华屋”指华丽的建筑。这句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好友的哀思。“铭公遗爱,待磨岘首为镌碑”,意思是说为了纪念曾纪泽的恩惠,作者准备在他逝世后为他立碑铭文。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曾纪泽的思念和尊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