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下千千水。巴陵马峡来归此。
历尽几风波。东流入太湖。
昔年金粉地。半作污泥处。
城下古亭台。台边鸣角哀。
【诗句释义】
在石头城下,千条江河汇聚。来自巴陵马峡的船只驶来此地。
经历了无数的风浪颠簸,最终汇入太湖。
昔日金碧辉煌之地,如今却变成了污泥浊水之处。
站在石城之下,古亭台上传来悲鸣的号角声。
【译文】
在石头城下,千条江河汇聚。来自巴陵马峡的船只驶来此地。
历经沧桑,无数波折后终于归入太湖。
昔日繁华之地,如今却变得污秽不堪。
站在石城之下,古亭台上传来悲鸣的号角声。
【赏析】
此词为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的壬午所作,时在石头城下,即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之北一带。
“石头城下千千水。”开头三句,写石头城下江水的浩荡。“石头城”即石头城头,即今天的南京长江大桥南岸。这里地势开阔,长江在此东流,两岸是浩瀚的水,因此有“千千水”之说。“巴陵马峡来归此”,点出江水发源于湖南洞庭湖。“马峡”即指巴陵峡,这是长江中游三峡之一,位于湖南省境内。
“历尽几风波,东流入太湖。”这两句写长江曲折回旋的行程。长江从西向东奔腾而去,经过三峡后,便进入太湖流域了。这两句是说,经过许多曲折回旋之后,长江终于流向大海。“历尽”二字,既写出了长江的曲折回旋,也暗含着世事的纷繁复杂。
“昔年金粉地,半作污泥处。”这两句是对前面所写景色的进一步描写和感慨。“金粉地”指昔日繁华富丽的地方;“污泥处”则是指今日破败肮脏的地方。这两句是说,过去这里是一片繁华富丽的地带,可是现在已经变得肮脏破败了。
“城下古亭台,台边呜角哀。”这两句写石头城上的亭台与号角声。“呜角”就是吹响的号角声。这两句是说,在石头城上,有一座古老的亭台,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而远处传来的号角声又使这座古老的亭台更显得苍凉、凄婉了。
【注释】
壬午:绍兴二十一年。
【译文】
石城下的长江水滔滔不绝,来自巴陵马峡。
经历无数风浪颠簸,最终汇入太湖。
曾经是繁华富贵的地方,如今却成了污泥浊水之地。
站在石城之下,古亭台上传来悲鸣的号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