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到几番委顿。谁问。
曲阑旁。画眉频唤不能住。
猜是。甚心肠。
【注释】
荷叶杯:即《荷叶杯》词牌,唐教坊曲。
委顿:形容病弱无力的样子。
曲阑旁:指庭院中的栏杆旁边。
画眉:古代妇女的饰物。
猜是:猜测是什么心事。
甚心肠:什么心意?
赏析:
此词写闺怨伤离之情。上片抒写因病而消瘦憔悴之状;下片抒写对远人不归的怨恨之情。全词语言浅近自然,情真意切,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病到几番委顿。谁问。
曲阑旁。画眉频唤不能住。
猜是。甚心肠。
【注释】
荷叶杯:即《荷叶杯》词牌,唐教坊曲。
委顿:形容病弱无力的样子。
曲阑旁:指庭院中的栏杆旁边。
画眉:古代妇女的饰物。
猜是:猜测是什么心事。
甚心肠:什么心意?
赏析:
此词写闺怨伤离之情。上片抒写因病而消瘦憔悴之状;下片抒写对远人不归的怨恨之情。全词语言浅近自然,情真意切,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思想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中给出的关键词的提示词的含义来判断正误。同时,赏析一定要结合诗句进行,要抓住关键词,切不可脱离诗作本身,要抓住关键词展开联想,展开想象。注意不要只答字面意思。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青牛老子庙”,指的是青牛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破晓”要求考生对整首诗进行赏析,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最后点明诗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等。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诗意和思想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手法及效果。 第一联“破晓帘前望,园荒绿欲齐”,写诗人清晨起来在窗前看到园子里草木繁茂。“园荒”是说花园荒芜,而“绿欲齐”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联“春知来路阔
【注释】 巴里坤:唐代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一带。 公孙瓒(yuàn):东汉末年著名将领。 临岐(qí):临别。 潸然:流泪貌。先德:指前人的德行、功业。殊乡:远方,异乡。 穹庐(qióng lú):古代蒙古族人的毡帐。 牧泽羊:放牧羊群,泛指农耕。 荒寒:荒凉寒冷。一瓯(ōu)雪:一杯雪。一瓯为量词,用于酒类。 奠(diàn):祭奠,祭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乡时的除夕夜所作
【注释】 圭峰山:即庐山。 太华三峰外:庐山在五老峰以外。太华三峰是庐山的三大主峰,因而得名。 兹峰亦削成:此峰也是削成而立。兹指这,此峰也。 空青无雾障:天空中没有云雾的障碍。 奇秀与云争:奇特的秀丽景色和云朵竞争。 直柏当胸出:笔直的柏树长在胸前。 初阳贴掌生:初升的太阳照在手上。 此江清到底:这里的江水清澈到底。 照影亦分明:倒影也清楚分明。 赏析: 首联“太华三峰外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频悲寒序促,那复值兹晨。 译文:频频感叹寒冬的急促,哪还能再逢今日早晨。 - 关键词注释: - 寒序:指寒冷的季节。 - 那复:怎么能够。 - 兹晨:这个早晨。 - 值:遇到。 - 踟蹰:徘徊不前。 - 赏析:诗人在立春时节感慨时光飞逝,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到来。但他却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只能在原地徘徊,无法向前迈进。 第2句:人意怜迟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园居》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 十里巢营树,春深客到初。 上楼人影瘦,灭烛雨声疏。 隔岁书犹读,齐年发共梳。 庾郎贫正甚,同此食园蔬。 ``` 译文: 在郊外的别墅里,有十里远的树林,春天来临时,客人刚到。 楼上的人影显得消瘦,雨声也显得稀疏了。 虽然过了一年,但是书信依然在阅读,头发也一起梳理。 庾亮的生活很贫困,我们却和这样的人一样,一起享用园里的蔬菜。
【注释】: 1. 初三花发槛:指农历三月初三,花发满院。 2. 初五月窥门:指农历五月,门帘微开。 3. 楼小难藏影:指高楼小楼,难以隐藏身影。 4. 帘重不隔魂:指帘子重重,但无法阻隔灵魂。 5. 蛛丝黏镜湿:蜘蛛丝粘在镜子上,镜子变得湿润。 6. 鼠泪滴灯昏:老鼠泪滴在灯上,使灯昏黄。 7. 笛忆参差响:笛声悠扬,仿佛回忆中的杂音。 8. 书摩宛转痕:书页摩挲,留下曲折的痕迹。 【赏析】:
晓色入深港,停桡问古原。 人稀杨柳密,村僻鹳鹅喧。 不雨思祈社,无年学灌园。 朝歌尔何意,隐隐度崇垣。 注释: - 晓色入深港:早晨的阳光照进深深的港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停桡:在河边停下船桨。 - 古原:古老的田野、原野,指代诗人所在地的地方。 - 人稀:人口稀少。 - 杨柳密:柳树茂密,形容春天的景象。 - 村僻:村庄偏僻,远离喧嚣。 - 鹳鹅喧:鹳和鹅在湖面上嬉戏的声音。 -
重来携幼弟,此别念衰亲。 山果纷相赠,溪茶采尚新。 封书因问叔,劝食尚依人。 倘复移家返,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重来携幼弟:再次回来时带上了小弟。 2. 山果纷相赠:山上的果实纷纷赠送给我们。 3. 溪茶采尚新:采集的溪边茶叶还很新鲜。 4. 封书因问叔:通过信封向叔叔打听情况。 5. 劝食尚依人:劝说弟弟吃些食物,仍然依赖别人。 6. 倘复移家返:如若再次搬迁回家。 7. 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白首吾宗叔:我年老的叔父。白首指老年,吾宗指我的家族。叔父是家中辈分较高的人,故称。 2. 黄眉入室姑:黄色眉毛的人,即妻子。入室姑指妻子。 3. 未嫌新礼简:不觉得礼节过于繁琐。新礼指新婚时的新礼节,简指简约、简单。 4. 记取旧名呼:记得以前如何称呼她。 5. 历寝书留几:在卧室里留下了书。历寝指卧室,书指书籍。 6. 开筵酒在壶:打开酒壶准备喝酒。开筵指宴饮
【解析】 本诗为一首小令,描写一个女子相思寄情。“紫燕双双飞去”写燕子双双南飞,暗示着离别;“何处凭尔寄相思”以问句开头,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书只有一红丝”写书信断绝,唯有用红线系在信笺之上寄给亲人;“郎问玉颜消否”,询问郎君是否注意到她的容颜已变;“如旧”是说虽然容貌改变,但与郎君的感情依然如故;“独宿绣房深”写独宿深闺,夜夜难眠;“床间留得凤凰琴”,留下凤凰琴
【注释】 图取:想取得。玉颜酡甚:形容酒喝得醉人,面颊发红的样子。多饮:指要多喝几杯。吹醒:把醉酒的人弄醒。畏东风:害怕春风。桃花要与尔相同:桃花也要跟你一样醉醺醺的。么(mò)红:同“末红”,即深红色。 【赏析】 此诗为惜花而作。首句写诗人想取得美人的芳容,以供一醉方休之用;第二句写饮酒之后,怕春风拂面,使美人酒醒;第三句写桃花也醉了,与美人一样;第四句写桃花也是深红色的,是美人醉妆的颜色
【注释】 ①“春人”:春天的景色。 ②“琼枝”:形容花朵的颜色像白玉一样。 ③“山茶花”:《红楼梦》中贾宝玉所喜爱的女子之一,名金钏儿。 【赏析】 《荷叶杯 其二 二首》共两首。这两首诗写春天的景象,第一句是说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第二、三句写花儿竞相开放,其中最惹眼的是山茶花、海棠花;第四句说花儿开得正盛,而“我”却无福欣赏;最后一句说花儿开得再好,也只是徒劳而已。全诗语言平实朴素,意境优美动人
【注释】: 雁二首:即《咏雁》之二。 写尽双双人字: 写尽,写出。 谁寄:谁把书信寄给我。 明岁雁门回: 明年春天,在雁门一带会合。 教衔织锦到龙堆: 请让我衔来织成锦缎的雁带,送到龙堆。 来么来: 来吧来吧。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飞雁的观察,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表达了对友人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注释】 雁:大雁 归:返回 高楼:高处的楼台。 赏析: 这是一首小令,写大雁飞来时发出“嘹呖一声”声,好像在向人诉说着什么,又像是不忍飞过“高楼”。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雁的鸣叫比喻人的愁思,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了,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思念亲人的心情
诗句:拍水。 翻译:拍打水面的声音。 注释:拍打水面,声音清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拍打水面、彩鸳惊起、花里见欢时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以拍水为引子,引出了彩鸳惊起的画面,又以花里见欢时的细节,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两舟相并弄溪碧,风逆得归迟,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留恋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 1.花浦: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2.翠烟香雨:形容春天的景色,像烟雾一样缥缈,像细雨一样飘洒。 3.吴女:指古代吴地的女子。 4.吹箫:吹奏箫管乐器。 5.细蛾攒绿倚轻桨:细长的眉毛像绿色,靠着轻快的小桨船。蛾是眉的别称,这里借指眉毛。 6.背红桥:背对红色的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全诗以“细蛾攒绿倚轻桨”一句为中心词句,通过描写吴女听吹箫时的姿态和神态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景色的诗。全诗写诗人乘船停泊在荷花丛中,一醉方休的情景。“白莲”句是说荷花盛开,香气四溢;“夕阳”三句是写日落西山,斜阳映照在柳荫下;“飘洒”二句是写微风拂面,带来阵阵凉意。 【答案】 译文:船靠岸停泊在荷叶荷花丛中,我沉醉了。荷花盛开,香气扑鼻,夕阳西下,斜阳映在绿柳荫里,微风吹来,使人感到凉爽。 赏析:此诗为作者任杭州通判时所作。首句“舟舣”即指停船靠岸
注释: 1. 天半:天空的一半。 2. 砰雷激电:形容雨声大而猛烈,像雷和电一样的声音。 3. 龙见:指龙出现在天空中。 4. 黑云中:指乌云之中。 5. 打篷疏雨送凉到:指稀疏的雨点像打在篷布上一样,带来凉爽的感觉。 6. 又早:意为时间已经不早了。 7. 火轮红:指太阳如同红色的火轮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景象。诗人通过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注释: 1. 曾记绿杨庭院:曾经记得在绿杨柳的庭院里。绿杨,泛指院中的树木。庭院,指庭院里的一切。 2. 一见方寸结丁香:一见面就深深地喜欢上了你(你)。丁香花,常用来象征爱情的花朵。 3. 弯弯眉黛眼长长:你的眉毛弯弯曲曲,眼睛里长长的睫毛,像月亮一样明亮。 4. 闲里细思量:闲暇时细细地思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通过诗人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他对爱情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啼鸠和仲则》 【注释】 1. 草绣平堤:指春日里,草木繁盛,仿佛用绿色的绣线绣在平坦的堤坝上。 2. 花绣树:指树木长满了花朵,就像用花绣在树上。 3. 只影堪飞度:只有影子可以飞过。 4. 毕竟:终究。 5. 尘情:世俗的情感。 6. 雨晴帘角闻呼侣:雨后天晴,窗帘的角落能听到鸟儿呼唤同伴的声音。 7. 倚树鹪鹩争笑汝:依偎在树枝上的鹪鹩(jiāo
注释: 莫向天涯栖苦竹。 不要在遥远的天边栖息于苦竹丛中,这里指不要像杜鹃鸟那样飞往远方。 只遇啼鹃,归计须频属。 只遇到了杜鹃这种鸟儿,归家的计划就要频繁地安排了。 望帝愁魂魂已续。 相传战国时期的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天就悲鸣不已。这里的“魂”指的是杜宇的魂魄。 此闲乐亦应思蜀。 这闲适的生活也应当思念起四川的故乡来。 何事啼声常傍屋。 为什么总是在屋子里传来阵阵的啼哭声? 解唤哥哥
忆秦娥 春天时节 春天的人居住地,春天的景色特别美丽 春天的景色特别美丽。形容花朵娇艳,月色明丽。 腻红花朵,腻黄新月。形容花朵娇艳,月色明丽。 蒙蒙细雨中柳枝垂挂在湖面上,像绿色的丝线一样交织缠绕。 楼梯欲上愁三折。形容心情烦闷,好像上楼梯时要经过三个折转的地方。 愁三折:形容心情烦闷,好像上楼梯时要经过三个折转的地方。 文箫声动,剪刀声歇。形容心情烦闷,好像上楼梯时要经过三个折转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仔细判断正误,即可得出答案。 “倦寻芳”是词牌名,《倦寻芳》一词共分六片:春星、春夜、春雨、春梦、春恨、春怨。上片起韵,下片三换头,全词为单行体。上片写春宵情景,下片写春宵情事。 上片“寂寥银阙,怪底琼妃,媵他数个。”写的是玉宇琼楼,皓月高悬,银河如带,清辉洒在广寒宫,嫦娥寂寞,冷眼旁观人间
【注释】: 1. 卖花声:词牌名。 2. 独客正思家:独自在异乡的客人正思念家乡。 3. 到晓啼鸦:一直到天明,乌鸦还在叫。 4. 洒窗寒雨又如麻:窗户上像撒了一层细麻似的寒雨。 5. 不放南枝开到好,春有些差:不让南边的枝条开得好,因为春天有点不同。 6. 客里事堪嗟:客居他乡的事情真让人伤感、遗憾。 7. 似锦年华:如同锦绣般美好的青春岁月。 8. 几人红泪隔窗纱
【译文】 窗外飘动的游丝空自荡漾,十次看到花落人未恙。不要在酒醉时矜持放纵,春风已经把仙女葬了。花开之前愁绪已酿,告诉桃根人世有情还有障。招魂供奉青绫帐幔。 【注释】 1. 蝶恋花 其二:这是一首词牌名,蝶恋花是词调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 2. 落梅:此诗以“落梅”为题,描绘了一幅春末冬初的凄美画面。 3. 游丝:指柳絮或花瓣等随风飘舞的物体。 4. 十见花残:十次看花凋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