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剪棕毛,净揩瓷斗,蓓蕾重添繁蕊。
好风微漏春前,暗香偷搀腊尾。
画中取意,又岂在、依山傍水。
逗纱窗、一点疏灯,大有横斜标致。
便开也、不捎燕觜。
便落也、不黏蝶翅。
苔痕绿上闲阶,是伊天然位置。
陈根客土,几曾占、种花隙地。
伴老夫、炙砚呵冰,写入岁寒吟里。

东风第一枝盆梅重放喜而有作细剪棕毛,净揩瓷斗,蓓蕾重添繁蕊。好风微漏春前,暗香偷搀腊尾。画中取意,又岂在、依山傍水。逗纱窗、一点疏灯,大有横斜标致。

译文:用棕毛细细修剪,用清水擦拭瓷斗,使蓓蕾重新增添花蕊。好风微微泄露春天的气息,暗香悄悄掺和着腊月的尾巴。从画中吸取意境,何必在乎依山傍水。逗引纱窗上的一点微弱灯光,大有倾斜的姿态和韵味。即使开放也不招来燕子,即使落下也不怕沾上蝴蝶翅膀。苔痕覆盖在台阶上,那是它自然的所在。陈根客土,从未占据过种花的土地,它只是默默地陪着我,在炙热的砚台上呵气,将寒冷写入我的吟咏之中。

赏析:此词写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当时作者退居家乡,过着隐居生活,以梅为伴,赏梅、赋诗。这首《东风第一枝·盆梅重放喜而有作》是词人闲居时所作。

词的上片写盆梅的栽培过程,下片写梅的种植环境。起首两句“细剪棕毛,净揩瓷斗,蓓蕾重添繁蕊”,是说用棕毛细细地修剪盆中的梅枝,再用清水清洗一遍,使得梅枝上长出更多的嫩芽。“好风微漏春前,暗香偷搀腊尾”,则是说好风在冬末悄然而至,梅花的香味也在不经意间与腊月的尾声相融合。这两句话描绘了一幅梅花盛开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花香四溢的梅林之中。

接下来的句子“画中取意,又岂在依山傍水”,则是说画家从画作中汲取灵感,又何需追求山水环绕的意境呢?这里的“画中取意”可以理解为从绘画作品中汲取灵感,也可以理解为从自然景观中寻找美感。而“依山傍水”则是指山水之间的美好景色。整句的意思是说,画中所蕴含的意境并不在于山水环绕的美景,而是要追求画中的精神内涵。这与词人之前的诗句“便开也、不捎燕觜。便落也、不黏蝶翅”相呼应,表达了词人在欣赏梅花时所追求的境界。

接下来的几句“苔痕绿上闲阶,是伊天然位置”、“陈根客土,几曾占、种花隙地”、“伴老夫炙砚呵冰”,则是在描绘盆梅的生长环境和种植者的生活状态。“苔痕绿上闲阶”,形象地描绘了梅树根部生长出的青苔,它们静静地覆盖在台阶之上,给整个庭院增添了一抹生机。而“陈根客土”则是指种植者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他们曾经在土地上辛勤劳作,如今却只是静静地陪伴着梅花。这些句子都是对盆梅生长环境的描绘,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感慨。

最后几句“伴老夫炙砚呵冰,写入岁寒吟里”则是在表达词人的志趣和情感。他喜欢在冬天的时候与梅相伴,享受着那份宁静和美好。同时,他也喜欢在诗词创作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这几句可以看作是词人在赞美盆梅的同时,也在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盆梅的栽培过程和生长环境,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追求。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寄托的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