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忆添腮,辞成靧面,风流时世梳妆。
多亏掩映,傍竹倚垂杨。
不费浅深斟酌,红无赖、一意成狂。
村西路,嫌他蜂蝶,抵死闹斜阳。
旧家罗绮伴,曹衣吴带,色色相当。
问旧年崔护,前度刘郎。
纵使游踪重到,空怅望、巷口门旁。
烦说与,道永和堤畔,别有仙乡。
【注释】
半山舟中看桃花作 :在半山的舟上观赏桃花盛开的情景。作,动词,观赏、欣赏。
酒忆添腮,辞成靧面:喝酒的时候脸颊因酒精作用而红润,言辞优美得使脸容显得柔和。
靧面:指脸容柔和。
风流时世梳妆:指的是在繁华的年代,女子以梳妆来打扮自己。
多亏掩映:多亏有树荫遮掩和杨柳的衬托。
傍竹倚垂杨:靠着竹子和杨柳。
不费浅深斟酌,红无赖、一意成狂:不需要费心思去斟酌深浅颜色,因为红色非常张扬,任性妄为地表达情感。
村西路,嫌他蜂蝶,抵死闹斜阳:嫌弃那些蜜蜂蝴蝶飞来飞去,把阳光都遮挡得只剩下斜照。
旧家罗绮伴,曹衣吴带,色色相当:回想旧时的罗衣和华丽的衣裳,与曹植的服饰、吴国的丝带相称,色彩绚丽丰富。
问旧年崔护,前度刘郎:询问过去的崔护(唐代诗人),以及前度刘郎(李白)。
纵使游踪重到,空怅望、巷口门旁:即使再次来到这个曾经游历的地方,也只能徒然地怅惘地站在巷口门旁。
烦说与,道永和堤畔,别有仙乡:请告诉我,在永和桥那边的堤畔,那里有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此词写于作者晚年,借赏花怀旧抒发了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及人生无常的感慨。
起首两句“酒忆添腮,辞成靧面”,是写赏花时的情态和心情。“酒”字表明这是赏花饮酒的场合;“添腮”“成靧”形容人喝多了的样子。这两句是全词写花的开始,也是写人的开始。接着“风流时世梳妆”一句写花的美。“风流”二字,写出了花开时节,春暖花开,柳绿桃红的景象。而“时世”二字,又暗示出作者所处的时代。“梳妆”二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花的姿态。“梳妆”二字,不仅写出了花的形态,而且暗示出花的神韵,写出了花的娇艳动人。
过片“多亏掩映,傍竹倚垂杨”,是写赏花的人。作者在这里用“傍”、“倚”二字,写出了赏花人在花中的悠然自得之态。“不费浅深斟酌”以下五句,是写花的颜色。“红无赖、一意成狂”两句,是写红色的张扬;“嫌他蜂蝶,抵死闹斜阳”两句,是写蜜蜂蝴蝶在花间的忙碌。这几句都是对红色的赞美,是对红色的歌颂。
“旧家罗绮伴”以下三句,是写自己的感受。这三句的意思是:“回忆旧日的华丽衣裳,与曹植的服饰、吴国的丝带相称;询问旧年的崔护,还有前度刘郎;纵然我再度来到这里,也只能徒然地惆怅地望着巷口的门边。”这里,作者通过回顾往昔的华丽生活,表达了自己对此的无奈和惋惜。
最后两句,“烦说与,道永和堤畔,别有仙乡”,是说请告诉我,在永和桥那边的堤畔,那里有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这是全词的尾声,也是全文的收束。至此,词人才把前面的景物、事件和感受全部写出来,也才把全词的主题揭示出来。
这首词从赏花这一主题出发,写了赏花时的心情、赏花时的景色、赏花时的感受,最后才点明主题,使整个作品结构完整严密,脉络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