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鸳鸯,林峦翡翠,仙梯蹑上芙蓉。
莽荡江天,此身渺渺何从。
青山送得行帆去,又迎来、海上孤鸿。
指鸿边,楚尾吴头,一碧冥蒙。
苍凉不尽兴亡感,甚南朝梦短,北固城雄。
渔笛歌残,又闻隔水疏钟。
斜阳落叶纷如扫,是东风、还是西风。
且烹泉,枕石高眠,鹤背看峰。
高阳台 中泠纪游图
楼阁鸳鸯,林峦翡翠,仙梯蹑上芙蓉。
莽荡江天,此身渺渺何从。
青山送得行帆去,又迎来、海上孤鸿。
指鸿边,楚尾吴头,一碧冥蒙。
苍凉不尽兴亡感,甚南朝梦短,北固城雄。
渔笛歌残,又闻隔水疏钟。
斜阳落叶纷如扫,是东风、还是西风。
且烹泉,枕石高眠,鹤背看峰。
【注释】
- 中泠:地名,位于今江苏苏州附近。
- 楼阁:建筑群,此处指中泠的楼阁。
- 鸳鸯:比喻美好的景象或事物。
- 林峦:山峦。
- 翡翠:一种颜色鲜亮的玉石,这里用来比喻美丽的自然风光。
- 仙梯:传说中通往仙界的道路。
- 芙蓉:荷花。
- 莽荡(mǎng dàng):辽阔无际。
- 渺渺:形容距离遥远,难以捉摸。
- 行帆:远行的船帆。
- 孤鸿:独自飞翔的大雁。
- 楚尾吴头:指南方的楚地和东方的吴地,泛指江南地区。
- 苍凉:凄凉、寂寞。
- 兴亡:兴盛和消亡。
- 南朝梦:指南陈的历史。
- 北固城:位于今天的镇江市,是古时的一座坚固之城。
- 渔笛:渔民吹奏的笛声。
- 疏钟:稀疏的钟声。
- 斜阳:夕阳。
- 纷如扫:落叶纷飞的样子。
- 东风:春风,春天的风。
- 西风:秋风,秋天的风。
- 烹泉:煮茶或泡茶。
- 枕石:躺在石头上休息。
- 鹤背看峰:躺在石头上,像一只鹤那样仰望山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风景并抒发情感的长诗,通过描写中泠的风景以及自己的感受来表达对历史变迁和自然景观的思考。
第一句“楼阁鸳鸯”,描绘了中泠的美丽建筑与景色,鸳鸯象征着和谐美满,而楼阁则暗示着这里的人文景观。接着“林峦翡翠”,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翠绿,翡翠是一种珍贵的宝石,用它来形容山林的美丽,更显得珍贵而生动。
第二句“仙梯蹑上芙蓉”,则是说有人如同仙人一般,踏上这座楼阁之上的仙境。“芙蓉”即莲花,这里用来形容楼阁之美丽,仿佛是莲花盛开之地,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
接下来的两句“莽荡江天,此身渺渺何从”,表达了站在这辽阔江天之上的感慨,诗人感到自己渺小,难以把握未来的走向。这种情感在整首诗中反复出现,成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后,诗人转向自然景观的描述,“青山送得行帆去”,描述了一幅远行的船帆渐行渐远的画面,青山似乎在向行船挥手告别。“又迎来、海上孤鸿”,则转换视角,孤鸿自海上飞来,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诗人将视线转向了远方的天际:“指鸿边,楚尾吴头。”这里不仅描绘了长江两岸的自然景观,也隐含了历史的沧桑感。楚尾吴头分别代表着南北方,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
然后转入个人情绪的抒发:“苍凉不尽兴亡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不安的情感。“甚南朝梦短,北固城雄”,则是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认为南朝虽然短暂,但北固城依然雄壮依旧。
最后两句“渔笛歌残,又闻隔水疏钟”,则是诗人在宁静的傍晚,听着远处传来的渔笛和寺庙中的钟声,感受到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宁静和平和。“斜阳落叶纷如扫”,则是描绘了夕阳下落叶飘零的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落寞。而“东风还是西风”,则是诗人在对比中思考,是在问是东风还是西风带来了这样的变化。
这首诗通过对中泠楼阁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和历史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