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高斗横。山高月沉。
风吹门外蠃铃。客将行未行。
三声两声。蛩鸣雁鸣。
恼伊枕上人听。梦将醒未醒。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①指出用了哪些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这种表达方式,或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阐述诗句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城高斗横”,城楼很高,北斗横卧;“山高月沉”,山头很高,月亮已经落下;“风吹门外蠃(luò)铃”,风刮过门前的风铃,铃声叮当响;“客将行未行”,诗人正打算出门,又犹豫不决;“三声两声”,门外传来阵阵风铃声;“蛩(qióng)鸣雁鸣”,蟋蟀叫声,鸿雁叫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恼伊枕上人听”,搅扰了枕上的睡梦;“梦将醒未醒”,梦中仿佛就要醒来,却又没有完全醒来。

【答案】

①“城高斗横”“山高月沉”,“斗”指北斗星,这里用来比喻城楼上的旗杆;“斗横”指北斗星横卧在天空。这两句写城

上、山上的景象,为下文写诗人的所见所闻做了铺垫。

②“风吹门外蠃铃”“三声两声,蛩鸣雁鸣”,诗人听到风声、门铃声和蟋蟀、大雁的声音,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一

幅生动的秋夜图。这两句写诗人耳中听到的声音。

③“客将行未行”“梦将醒未醒”,诗人听到门外风铃声,想到自己要出行,又犹豫不决,听到蟋蟀、大雁叫声,似乎

进入梦乡又被惊醒,诗人的心情复杂难解。这两句写诗人内心的感受。

④诗人以“愁人”自比,表达了他内心复杂的感情。

⑤全诗通过听觉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旅途的感受,抒发了羁旅思归之情。

赏析:

本篇为宋词中的小令,描写了一个秋夜的游子听到秋风中的风铃和虫鸣,感到心烦意乱而难以入睡的情景。全词语言清丽

情景交融,意境清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