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风洗雾出芙蓉,含冷流哀越几重。
拄杖曙云惊鸟宿,古碑秋雨读苔封。
交流急涧鸣千步,极北凭江更一峰。
谁识风涛邻咫尺,不妨幽壑自从容。

宿摄山寺

严风洗雾出芙蓉,含冷流哀越几重。

拄杖曙云惊鸟宿,古碑秋雨读苔封。

交流急涧鸣千步,极北凭江更一峰。

谁识风涛邻咫尺,不妨幽壑自从容。

注释:

  1. 严风洗雾出芙蓉:形容山寺的早晨景象非常清新,严风和洗去云雾的阳光共同创造出如同芙蓉花般的美丽景色。
  2. 含冷流哀越几重:形容清晨的山寺中,寒气逼人,仿佛有一股冷流在四处流动,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
  3. 拄杖曙云惊鸟宿:诗人手持拐杖站在山巅,看着天空中的朝霞映照下,鸟儿惊起,飞向远方,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4. 古碑秋雨读苔封:古老的碑文被秋雨侵蚀,长满了青苔,显得更加古老和沧桑。
  5. 交流急涧鸣千步:形容山涧水流急促,声音如同千个脚步在回响。
  6. 极北凭江更一峰:站在山峰之上,可以俯瞰到远处的江水,江水流淌至极北之地。
  7. 谁识风涛邻咫尺:意思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眼前的景象有多么壮观,它离自己只有咫尺之遥。
  8. 不妨幽壑自从容:意思是即使身处险峻的山谷之中,也可以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享受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寺晨景的诗作。诗人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山寺的早晨描绘得栩栩如生。首联“严风洗雾出芙蓉,含冷流哀越几重。”通过对晨光和寒风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清新而寒冷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拄杖曙云惊鸟宿,古碑秋雨读苔封。”则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山寺的宁静与神秘。颈联“交流急涧鸣千步,极北凭江更一峰。”进一步描绘了山涧和江水的壮丽景色,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最后两句“谁识风涛邻咫尺,不妨幽壑自从容。”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诗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