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读残书向几横,新阴邻木隔墙生。
檐风草阁方孤坐,云月蕉窗度二更。
扰攘蚊䖟无一影,缠绵络纬有馀声。
讴吟自觉偷闲便,那比前贤挟胜情。

夏夜

旧读残书向几横,新阴邻木隔墙生。

檐风草阁方孤坐,云月蕉窗度二更。

扰攘蚊䖟无一影,缠绵络纬有馀声。

讴吟自觉偷闲便,那比前贤挟胜情。

注释:

  1. 旧读残书向几横,新阴邻木隔墙生:过去我读过的残书现在摆放在书桌上,新绿的树木映衬着墙壁。
  2. 檐风草阁方孤坐,云月蕉窗度二更:我在草堂中独自坐着,听着窗外的雨声和月光。
  3. 扰攘蚊䖟无一影,缠绵络纬有馀声:蚊子嗡嗡作响,但没有一只蚊子的影子;蟋蟀的声音连绵不断,但只有蟋蟀的声音。
  4. 讴吟自觉偷闲便,那比前贤挟胜情:我觉得自己在这里吟咏诗词,享受着悠闲的时光,这比那些前人追求名利更加值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夜晚读书情景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夏夜读书时的环境氛围和心境感受。
    首句“旧读残书向几横”,描写了旧书堆积如山的景象。诗人在书桌前静静地翻阅着这些旧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这一景象既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热爱,也反映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
    第二句“新阴邻木隔墙生”,描绘了新的树荫覆盖了周围的墙壁,为房间带来了一丝凉爽。这一画面既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又为后面的景色做了铺垫。
    第三句“檐风草阁方孤坐”,进一步描绘了夏日夜晚草堂中的孤独感。诗人坐在屋檐下的草阁中,听着风吹过屋顶的声音,感受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
    第四句“云月蕉窗度二更”,则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看着窗外的月亮和云朵,听着蟋蟀的叫声,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后四句主要写诗人在读书时的感受。第五句“扰攘蚊䖟无一影”和第六句“缠绵络纬有馀声”分别描述了蚊子和蟋蟀的干扰以及它们的歌声。虽然这些声音给诗人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烦扰,但也使得整个夜晚更加生动和有趣。
    最后两句“讴吟自觉偷闲便,那比前贤挟胜情”则点明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在读书时吟咏诗歌是一种难得的休闲时光,比起追求名利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这种观点既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和理解。
    整首诗以夏日夜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读书时的心境感受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艺术美感又有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