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河山,一半是,宋家陈迹。
斜阳外,断桥衰柳,湖光如雪。
竖子何知南渡恨,才人空拟西施洁。
听冬青树底秭归啼,犹凝血。
披香殿,镫光灭。
宜春院,笙歌歇。
便平章宅里,也无秋蟋。
宰相本来长乐老,诸军莫唱无家别。
把前朝旧事付沧桑,书空咄。
【诗句释义】
“眼底河山”指的是眼前看到的山河,这里的河山一半是宋代留下的遗迹。
“斜阳外,断桥衰柳,湖光如雪”,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断桥、衰败的垂柳和清澈的湖面景色,如同白雪一样洁白。
“竖子何知南渡恨,才人空拟西施洁”,这里批评那些只知道南渡之人的无知,而那些有才华的人却只是空想如何保持清白。
“听冬青树底秭归啼,犹凝血”,形容在冬青树下听到的悲鸣,就像血滴在地上凝固一样。
“披香殿,镫光灭,宜春院,笙歌歇”,描述的是宫廷中的宫殿被夜色笼罩,乐声停止的场景。
“便平章宅里,也无秋蟋”,意味着即使在平章家的宅院中,也没有秋天的蟋蟀叫声。
“宰相本来长乐老,诸军莫唱无家别”,指出宰相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士兵们也不要因为离别而感到悲伤。
【译文】
眼前的山河一半是宋朝的痕迹,夕阳下,断桥边枯萎的柳树倒映着湖水如雪般明亮。
那些只知南渡之人的无知,他们只能空想着如何保持自己的清白。
冬青树上传来的悲鸣声让人心痛,就像是血迹凝固。
即使在这样的夜里,宫中的灯火已经熄灭,笙歌也已经停止。
即使是在平章家的宅院里,也没有秋天的蟋蟀叫声。
即使是身居高位的宰相,也不过是个老人,他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
士兵们也不必为了离别而感到悲伤,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园。
【赏析】
《满江红·乙未西湖作》是一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南宋时期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首词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现状以及人民生活的困苦。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词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