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岂是沽名,知遇感先朝,涕泣余生图死报;
惟圣乃能从谏,继承申前诏,褒扬旷典悯孤忠。
【注释】
挽吴可读联:这是一副挽联,上联写吴地的人民,下联是写皇帝。
在公岂是沽名,知遇感先朝,涕泣余生图死报:你在朝廷中难道只是为了谋取名声吗?你被皇帝赏识和重用,你感激皇恩并立志报答皇恩;
惟圣乃能从谏,继承申前诏,褒扬旷典悯孤忠:只有圣人才能接受劝谏,继承并重申皇帝以前的命令,表彰这种旷世的仁德,怜悯这个忠臣的不幸。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吴地人民的挽联。上联说“你在朝廷中难道只是为了谋取名声吗?”“在公”指吴地的人民。这两句是说,吴地的人民在朝廷里谋官,决不是为了贪图个人名誉,而是出于对皇帝的知遇之恩,决心要报答皇恩。“涕泣余生”,意谓吴地人民为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甘愿献出余生。这两句语虽直白,但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吴地人民的深切怀念。下联说,“只有圣人才能从谏”,意思是说,只有像孔子这样的圣人才能接受劝谏,才能有远见卓识,继承并重申皇帝以前的命令。“继承申前诏”,意思是说继承并重申皇帝以前的命令。“褒扬旷典,悯孤忠”,“褒扬”是表彰,“旷典”是旷古的典章,“悯孤忠”是怜悯忠臣。这两句是说,只有像孔子那样的圣人才能做到,他表彰了这种旷世的仁德,也怜悯这个忠臣的不幸。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却深沉热烈。通过赞颂吴地人民忠于皇帝、献身于国家的精神风貌,歌颂了孔子的伟大人格,表现了作者对人民和圣人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