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塘角角野鸡鸣。
秦塘纂纂野枣生。
秦塘莲子几时结,愁见荻花秋水平。
南湖竹枝词二首
赏析
原文:
秦塘角角野鸡鸣。
秦塘纂纂野枣生。
秦塘莲子几时结,愁见荻花秋水平。译文:
秦塘边角角落落传来了野鸡的叫声。
秦塘边茂密的地方长满了野枣。
秦塘边何时能结出莲子?只见那秋天的水面上飘荡着荻花。注释:
- 秦塘:地名,位于某地(具体位置不明)。
- 角角、纂纂:形容词,形容声音和景象。
- 野鸡鸣:指秦塘边的动物发出叫声。
- 野枣生:指秦塘边生长着的野枣。
- 几时结:什么时候结。
- 愁见:看到。
- 荻花: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比喻秋天的景象。
- 秋水平:秋天的水面上。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秦塘边上的自然景观和季节变化。诗人用“秦塘角角野鸡鸣”开头,形象地展现了早晨时分,秦塘边鸟语花香的景象。接着,“秦塘纂纂野枣生”,通过重复“秦塘”二字,强化了地名的意象。然后,诗人表达了对秦塘边上野枣的欣赏,以及对其生长环境的观察。
诗的后半部分,“秦塘莲子几时结?愁见荻花秋水平。”表达了诗人对于秦塘边莲子成熟时间的好奇以及对秋天水边景色的喜爱。这里,“莲子几时结?”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好奇心和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慨。而“愁见荻花秋水平”则表达了诗人在看到秋天水边荻花盛开时的心情,这种心情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秦塘边的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