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二月寒长晦,懒起支筇雪未晴。
不信野桥催柳放,已看春草过墙生。
香烧碧笋溪鱼美,响落银瓶竹叶清。
赖得此身仍健在,暮年书史最关情。

注释:

  1. 杜门二月寒长晦,懒起支筇雪未晴。
    杜门:闭门不出。支筇:拄着手杖。筇竹制成的手杖。支:支撑。筇:一种用竹子做的手杖。
  2. 不信野桥催柳放,已看春草过墙生。
    野桥:乡村的桥梁。催柳放:催柳芽开放,形容春天来得早。
  3. 香烧碧笋溪鱼美,响落银瓶竹叶清。
    香烧:指燃着香料,这里可能是熏香。碧笋:青翠的竹笋。银瓶:银色的酒瓶。竹叶清:用竹叶泡制的酒清澈如水。
  4. 赖得此身仍健在,暮年书史最关情。
    赖得:幸亏。此身:自己的身体,这里指作者本人。书史:指书籍和史书。关情:关心、牵挂之意,此处指对世事的关切和牵挂。
    赏析:
    这首《寄从子良诒》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他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首联“杜门二月寒长晦,懒起支筇雪未晴”描绘了杜甫在寒冬腊月中闭门不出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杜门”指的是闭门不出,“二月”指的是冬天,“寒长晦”表示天气寒冷且阴暗不明,“懒起支筇”表示因天气寒冷而不愿起床,“雪未晴”则说明雪还未完全融化。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冬日的寒冷景象,表达了杜甫对生活的无奈和孤独感。
    颔联“不信野桥催柳放,已看春草过墙生”则是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描述。杜甫不相信野外的桥梁能够催促柳树开放,因为他看到春天的草已经爬满了墙头。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他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颈联“香烧碧笋溪鱼美,响落银瓶竹叶清”则是对生活情趣的描绘。这里提到了熏香(碧笋)、溪鱼(银瓶)以及竹叶(竹叶清)。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美好的画面,展现了杜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尾联“赖得此身仍健在,暮年书史最关情”则是对自身状况的反思和总结。杜甫庆幸自己仍然健康地活着,并且他对于历史书籍中的学问有着深厚的兴趣和感情。这反映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以及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杜甫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同时传达了他的情感与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