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晴天,拖逗出、绛霄花影。
正日暖、天孙绣罢,懒收云锦。
绿树接边红欲亸,凤城衔处明逾靓。
更额黄、无限夕阳山,西南映。
江上思,谁相证。
山外意,何时尽。
似端相人面,醉波微晕。
锦带书从天半寄,紫罗巾欲风前赠。
只消魂、能得几时看,明河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和作品的创造性。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这首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赏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概括,注意重点诗句的赏析。此词上片描绘了一幅绛霄花映日的春景图;下片写思妇盼望情人早日归来,并设想了与情人团聚的情景。

词中“浅浅晴天,拖逗出、绛霄花影”三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象,绛霄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十分娇艳。而天孙即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她将绣好的云锦(彩霞)收起来,懒洋洋的样子,好像要把这美丽的彩霞都收藏起来。接着两句写树色红艳欲坠,凤城中空明亮如玉,明丽动人。这三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渲染了一种温馨的氛围。接下来两句“更额黄、无限夕阳山,西南映”,则把目光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由虚入实,由抽象到具体,从整体上勾勒出一个生动活泼的少女形象。

“江上思,谁相证。”两句紧承上片而来,点明了思妇所思之人。她伫立江头思念着情人,不知谁能为她作证。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下文的铺垫,使全词结构紧密。

“似端相人面,醉波微晕”两句,是说眼前这位女子,正像端详着她的情郎一样,脸上泛起微微的晕红,这是思妇相思之情的自然流露。

最后两句“锦带书从天半寄,紫罗巾欲风前赠”,是想象之辞,是说情郎用锦带书信从天上送来,想趁风将紫罗巾送给她。这两句话,既表达了情深意切,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答案】

译文:

浅淡的晴天中,牵牛花的影子被拖出来。

正是温暖的时候,天帝的女儿(织女)绣完了彩霞,懒得收起。

绿树上边接着红色的枝条,下边缀满了红花,好像要坠落下来。

凤城里空明亮得像白玉一般,远远看去非常美丽。

额头上涂着胭脂,太阳下山后,那一抹夕阳映红了脸颊。

江上的人儿啊!你在哪里?

山外的我啊!什么时候才能和你相见呢?

你端详着我的脸,我醉眼朦胧,波纹微微荡漾。

你的信从天上捎来,我要趁风把它送给你。

我多希望能和你在一起看星星。

赏析:

这首词是《满江红》组词中的第八首。这首词写的是闺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上片起二句写景:“浅浅晴天”,写出了一个晴朗的春日;“拖逗出”写绛霄花在阳光下开放。绛霄花,即牵牛花,又名喇叭花、万寿菊。其花形似喇叭,花色有白、紫、红、黄等色,故有“千姿百态”之说。“绛霄”二字,取其音似“情”,含情之意甚浓。一“拖”字写出了牵牛花随风摇曳的姿态。“懒收云锦”,写牵牛花盛开得繁密艳丽。“天孙”指织女星,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这里指牵牛花,暗寓了主人公对恋人的怀念之情。二句写景,景中有情,景随情生,情景交融,自然成趣。

下面写主人公看到牵牛花后的反应:“更额黄、无限夕阳山,西南映”。夕阳山,即晚山,是山名,也代指黄昏。“更额黄”即更添黄色,指夕阳西下之时。这句是说看到牵牛花之后,夕阳映衬着花朵更加鲜艳夺目,使人不禁想起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诗句。这一句写景,景中有情。

过片四句写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江上思,谁相证”,“谁相证”即谁证明我对你的思念。“山外意,何时尽”即山外的意思何时才能结束。“只消魂、能得几时看,明河近。”明河是银河的别称。这句的意思是:只要能见到他一面就心满意足了。

这首词以绛霄花为线索,通过写绛霄花映日之景和主人公的相思之念抒发了闺中人的思恋之情。全词以绛霄花为线索,构思奇巧、新颖。上片写春景,下片写相思;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以物喻人,借景抒情;语言清丽,意境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