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传浮山此作镇,崱屴赑屃神鳌驼。
或云一拳实中系,其下滚滚洪涛过。
或云娲皇炼馀石,巨灵斧劈同切磋。
又云蛟龙性险怪,制以镔铁沉诸波。
顶露一丈其色黑,平砥如掌无偏颇。
由来神物历年久,溯源那复知其他。
楚俗纷纷竞淫祀,蛇神牛鬼争媕婀。
数掾冷落傍阛阓,空馀盛迹谁摩挲。
我来再拜瞻黻冕,俯仰四瞩生悲哦。
环廊风吹舞鸭脚,丽牲有石谁刑鹅。
山根斑驳苔藓蚀,清泉朝汲唯禅那。
吁嗟下土抱微尚,利济无术心某轲。
负薪沉璧戴君相,会见注海行江河。
缅思禹功缵明德,分阴用惜毋蹉跎。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描绘了古代浮山禹庙的雄伟景象以及诗人对禹王功德的崇敬之情。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旧传浮山此作镇,崱屴赑屃神鳌驼。(传说中的浮山是禹王治水的根据地)
- “旧传”:以前传说。
- “崱屴赑屃”:指大禹的形象和力量。
- “神鳌驼”:指大禹治水时使用的神力工具。
- 或云一拳实中系,其下滚滚洪涛过。(有人说大禹的手可以捏住一条巨龙)
- “或云”:有人说。
- “一拳实中系”:形容大禹的力量之大,一拳击下去就能抓住一条巨龙。
- “其下滚滚洪涛过”:下面有滚滚的洪水经过。
- 或云娲皇炼馀石,巨灵斧劈同切磋。(有人说是在女娲的石头中诞生了大禹)
- “娲皇”:传说中的女娲氏,也是中国的创世神之一。
- “炼馀石”:在女娲的石头中诞生了大禹。
- “巨灵斧劈同切磋”:用巨灵的斧头把石头劈开,象征着大禹的智慧和力量。
- 又云蛟龙性险怪,制以镔铁沉诸波。(又说蛟龙的性格凶猛危险,用镔铁制造出镇压蛟龙的工具)
- “又云”:又有人说。
- “蛟龙性险怪”:蛟龙的脾气暴躁而凶猛。
- “制以镔铁沉诸波”:用镔铁制造出镇压蛟龙的工具,使其沉入水中。
- 顶露一丈其色黑,平砥如掌无偏颇。(山顶上有一块巨石,颜色黑,形状像手掌一样平整)
- “顶露”:山顶露出来。
- “一丈”:长度单位,一丈约等于现在的3米左右。
- “其色黑”:颜色为黑色。
- “平砥如掌无偏颇”:平整得像手掌一样没有偏差。
- 由来神物历年久,溯源那复知其他。(自古以来,这个神物存在的时间已经很久,但是追溯它的来源却没有人知道)
- “由来”:自古以来。
- “历年久”:存在了很久。
- “溯源”:追溯源头。
- “那复知其他”:还有谁能够知道呢?
- 楚俗纷纷竞淫祀,蛇神牛鬼争媕婀。(楚地的人们纷纷进行淫祀活动,把蛇神、牛鬼等都拿来祭祀)
- “楚俗”:楚国的传统习俗。
- “纷纷竞淫祀”:纷纷进行淫祀活动。
- “蛇神”:蛇的神。
- “牛鬼”:牛的鬼怪。
- “争媕婀”:争夺地位。
- 数掾冷落傍阛阓,空馀盛迹谁摩挲。(许多官吏都变得冷漠无情,只剩下盛迹被人们摩挲)
- “数掾”:众多官吏。
- “冷落”:冷漠无情。
- “傍阛阓”:靠近市场。
- “空馀”:只剩下。
- “盛迹”:盛况。
- “谁摩挲”:被谁抚摸。
- 我来再拜瞻黻冕,俯仰四瞩生悲哦。(我来再次拜见这华丽的服饰,俯视四周感到悲伤)
- “我来再拜”:我来再次拜见。
- “再拜”:表示敬意。
- “瞻黻冕”:观看华丽的服饰。
- “俯仰四瞩”:俯视四周。
- “生悲哦”:感到悲伤。
- 环廊风吹舞鸭脚,丽牲有石谁刑鹅。(环绕的走廊上,风吹动着鸭子的翅膀,美丽的祭品中有一块石头是谁用来杀鹅的?)
- 环廊风吹舞鸭脚:环绕的走廊上,风轻轻地吹动着鸭子的翅膀。
- 丽牲有石谁刑鹅:美丽的祭品中有一块石头是用来杀鹅的吗?
- 山根斑驳苔藓蚀,清泉朝汲唯禅那。(山的根部斑驳的石头上有苔藓侵蚀,清晨时我只取些清泉水来洗心修禅)
- 山根斑驳苔藓蚀:山的根部斑驳的石头上有苔藓侵蚀。
- 清泉朝汲唯禅那:清晨时我只取些清泉水来洗心修禅。
- 唯禅那:只有禅宗的教义。
- 吁嗟下土抱微尚,利济无术心某轲。(我叹息大地上的人们抱着微小的希望,他们的利济之道无法实现,内心充满了悲伤)
- 吁嗟下土抱微尚:我叹息大地上的人们抱着微小的希望。
- 利济无术心某轲:他们的利济之道无法实现,内心充满了悲伤。
- 负薪沉璧戴君相,会见注海行江河。(背负着柴火沉入水中,戴着玉璧侍奉君王,将来我们将会像江河一样奔腾不息)
- 负薪沉璧戴君相:背负着柴火沉入水中,戴上玉璧侍奉君王。
- 会见注海行江河:将来我们将会像江河一样奔腾不息。
这首诗通过对浮山禹庙的描述,表达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话传说的信仰和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