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一夕逼南畿,痛绝孤臣泪血挥。
十族可堪同蔓草,九重亦自愧麻衣。
金川燕子飞还出,玉垒龙孙去不归。
祠宇高皇幸邻近,一抔钟阜共斜晖。
注释
1 方正学先生祠:这里指的是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方孝孺的祠庙。方孝孺是明朝初年的著名学者,曾被封为太子太傅,后因反对朱棣篡位,被朱棣下令处死,他的家族也受到了株连。
烽烟一夕逼南畿:这里的“烽烟”通常指的是战争时的烽火信号,用来警示敌人。这句话描述的是明成祖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中的一次,即朱棣攻入南京(当时的南都)后的战事,一夜之间烽烟四起,形势紧张。
痛绝孤臣泪血挥:这里的“孤臣”指代的是方孝孺,他是被朱棣杀害的忠臣。这句话表达了对方孝孺忠诚而悲惨命运的悲痛和哀悼。
十族可堪同蔓草:这里的“十族”指的是方孝孺家族因他而遭到牵连的众多家族成员。“蔓草”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无辜受累或被牵连的人。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政治斗争中无辜者的不公正对待。
九重亦自愧麻衣:这里的“九重”指的是朝廷内部,而“麻衣”则是指宦官,因为宦官往往没有实权,所以用“麻衣”形容他们的地位低下。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自己未能正确处理政事,导致无辜人士受害的自责。
金川燕子飞还出:金川指的是四川地区,燕子是古代常见的候鸟,这里可能比喻有志之士被迫离开家乡,如燕子般自由飞翔却难以归乡。
玉垒龙孙去不归:玉垒山位于四川成都附近,传说中是一条龙的栖息地,而“龙孙”则可能暗指有才能但未被重用的青年才俊。这句话描绘了这些有才之人被迫离开故乡,无法返回的无奈与悲伤。
祠宇高皇幸邻近:高皇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曾在南京建立都城,因此方孝孺的祠庙建在了他的近旁。这句话表明方孝孺的祠堂位置靠近皇宫,显示出对他的尊敬和纪念。
一抔钟阜共斜晖:钟阜山是南京附近的一座山,这里的“一杯”可能是指墓地的规模小。这句话表达了对方孝孺墓地规模小而不够尊重的遗憾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方孝孺祠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忠臣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国家政治斗争后果的感慨。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体现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