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恺乐,歌《彤弓》。
摐鼍鼓,铿鲸钟。
酒再行,乐三终。
群臣拜手上帝功。
帝不自功谓女庸。
尔诸臣来,大者公,小者侯。
厘尔圭瓒,秬鬯一卣。
维兹山川田土弗敢爱,分土三,列爵五。
及苗裔,永终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祭祀诗。全诗以歌颂祖先功德为中心思想,通过叙述祭祀的场面,表现了对祖先的怀念和对先王的崇敬。
“大恺”:指奏乐,演奏《彤弓》之乐。“《彤弓》之乐”,为周代宗庙祭祀中所用的音乐,用瑟调乐器演奏而成。“彤弓”,即彤弓矢,古代礼乐制度规定,天子祭祀时所用的乐器有“金、石、土、革、丝、木七种”,而《彤弓》是其中之一。《毛传》:“彤弓,弓矢也。”孔颖达疏:“此弓矢者,所以射天地四方四维与五方之物,故谓之‘彤弓’。”郑玄笺:“《彤弓》、《我将》,皆言将出师征伐也。”朱熹集传:“此诗盖周公所作,述其祖文王、父武王祭天之盛事,而叹美之也。”
首章写祭祀时奏乐歌舞,歌颂祖先功德。
“摐 鼍鼓”:击鼓。“铿鲸钟”(铿)钟声洪亮。“鼍”、“鲸”,均水族,这里泛指各种动物。古人认为鼓和钟的声音能通于天地之间。“酒行”,指献酒。“三终”,三次献酒。“三终”即三次献完酒。“拜手”,两手合抱于胸前行礼。“帝”,上帝。“功”,功劳。“谓女庸”,谓你功劳很大。“女庸”,你功劳很大。“庸”,助词,无实义。
二章写祭祀后群臣向祖先祷告,感谢先王的功劳。
“尔诸臣来,大者公,小者侯。”诸侯来归附,大的封做公,小的封做侯。“公”、“侯”,爵位名。“厘尔圭瓒,秬鬯一卣(yǒu)。”赐给你圭瓒,一坛黑黍酿的美酒。“圭瓒”,古代祭祀时用的玉制酒杯和酒器。“秬鬯”亦作“秺鬯”。黑黍酿成的美酒。《诗经.商颂.玄鸟》:“载鬼一车,象弭(nǐ)两牡。酌之用醽醁(chǎn),以燕翼翼。”毛传:“秬鬯,黑黍酿之酒也。”郑玄笺:“用象弭之车,取象气之和也。秬,黑黍也。酿,熟也。用象弭之车,示以气和也。酌以醽醁,示以和也。”一说:“秺,黑黍;鬯,郁金香草汁。”孔颖达疏:“秬,黑黍也;鬯,郁金也。郁金一名胡荽。郁金香草汁,今人呼之为香草。”
三章写赐给诸侯土地和爵位。
“分土三,列爵五。”分给他们的土地有三块,赐给他们的爵位有五个。“及苗裔,永终誊。”等到子孙后代,永远享受祭祀。“苗裔”,子孙后代。“永终”犹永年,长年。“享”,祭祀。“誊”,长久。
【译文】
奏起《彤弓》之乐,歌唱《彤弓》之歌。
击着鼍鼓,敲着鲸钟。
献上三次美酒,三次奏乐完毕。
群臣叩拜双手向祖先祷告,称颂先王的功劳。
先王没有自吹自擂功劳,认为是你的功劳。
你们各位大臣来朝见,大的封做公,小的封做侯。
赐给你们圭瓒、秬鬯一坛。
把山川田土分给诸侯,不敢吝惜,分给三份,列爵五等。
永远享受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