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原,漠北墟其无人。
但见风驰霆击,沙石的砾争飞奔。
歼渠魁,丧厥元。
自馀跂行喙息百一存,寡妻弱子俘军门。
皇帝德大,盖载远迩。
曰予不孥戮尔。
多赐缯帛,美酒甘食,与之更始。
传告众人,赦女胁从贷女死,盍归来乎圣天子。
【注释】
1、释累俘:释放俘虏。2、临高原,漠北墟其无人:临指登上高丘,墟即废墟。漠北是北方的荒漠之地,这里指边地。墟人指荒废了的人民。3、但见风驰霆击,沙石的砾争飞奔:只见雷声在呼啸,雨点像利刃一样向大地乱射。4、歼渠魁,丧厥元:杀死祸首。5、自馀跂行喙息百一存:剩下的百姓都活着,只有少数人被俘。6、寡妻弱子俘军门:妻子被俘,儿子也被捉拿。7、皇帝德大,盖载远迩:皇帝恩德广大,普照四方。8、予不孥戮尔:我不会惩罚你们。9、多赐缯帛,美酒甘食:赏赐给你们丝绸和布匹,还有美酒美食。10、与之更始:让他们过上新生活。11、传告众人:把这些话传给大家。12、赦女胁从贷女死:赦免你们的罪责,让你们回家。13、盍归来乎圣天子:为何不回归圣明的天子?
【赏析】
全诗以写战争胜利后对战俘的处理结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看法:一是要消灭敌人的首领;二是要使敌人屈服投降;三是要对战俘宽大处理。作者希望统治者不要滥杀无辜。
这首诗作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当时唐玄宗正积极推行“开边”政策,对外扩张领土,连年发动战争。此诗就是作者在战争中目睹战况,看到许多无辜的人被杀戮之后所作。
诗中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场景:诗人站在高处,望着辽阔的边疆,那里已是人烟罕至,一片荒凉。然而,在这片荒凉中,却有雷霆般的狂风暴雨在肆虐着大地,沙石飞溅,犹如利剑一般向四周扫去。在这场战斗中,那些残害百姓的恶徒们被一一消灭,剩下的老百姓虽然幸存,但许多人也被俘虏了。
诗中还提到了皇帝的仁慈,他表示不会随意屠杀这些俘虏,而是会给予他们一些财物和食物,让他们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最后,诗人呼吁大家将这些话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听到这个消息。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安宁的追求。它不仅是一首战争题材的作品,也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