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眺石门洞,还寻笔架峰。
道人多逸兴,先我卧芙蓉。
共有诛茅意,环岩学种松。
相携时跨鹤,来往白云封。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包括诗歌的主题、作者的情感态度、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等。本题要求考生结合诗句内容和注释来赏析。第一句“一眺石门洞,还寻笔架峰”,写诗人游历了石门洞之后又游览了笔架山,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古迹的喜悦之情;第二句“道人多逸兴,先我卧芙蓉”,“道人”是指道士。诗人看到道人们在游览山水之间兴致高昂,不禁感叹自己的清静闲适。“先我卧芙蓉”意为我的隐居生活早于他人。“逸兴”指高兴的兴致,“先”表示时间上的先后,“我”指自己。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与世隔绝、清幽恬淡的生活的向往之情。第三句“共有诛茅意,环岩学种松”,意思是我们都有了在山间筑屋而居的想法,都在山上学习种植松树。这里的“诛茅意”指的是想要隐居山林,过一种隐居的生活的意思,“环岩”指环绕的山岩。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第四句“相携时跨鹤,来往白云封”,意思是说我们有时一起乘着白鹤飞向天空,有时又回到那被云雾环绕的山峰。这两句写出诗人对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最后一句“往来白云封”,意思是说我们经常往来于被云雾环绕的山峰之间。
【答案】
①首联:石门洞、笔架峰(名胜古迹)。
②颔联:游名胜之乐、羡慕道人的清静闲适(隐逸生活)。
③颈联:共慕隐逸之乐,学习种松(隐居山林)。
④尾联:乘白鹤飞翔、往来白云缭绕(自由、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