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公历天涯沦落而来,寸草三春,游子相怜孟东野;
惟贤母当海内亲知之吊,生刍一束,昔人我愧徐南州。

杨太夫人

与长公历天涯沦落而来,寸草三春,游子相怜孟东野;

惟贤母当海内亲知之吊,生刍一束,昔人我愧徐南州。

注释:

与长公:和长公子一起。

历(lì)天涯:指漂泊在外或到处流浪。

寸草三春:比喻恩情深厚。形容母亲的养育之恩深如春草一般,难以报答。

游子:指诗人自己。

相怜:互相怜悯。

孟东野: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

惟贤母:贤惠的母亲。

海内:指天下、全国。

知:了解。

吊:慰问。

生刍(chú):新割的青草。

昔人:古人。

我愧:惭愧。

徐南州:地名,不详。这里泛指地方上的贤人君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母亲的伟大诗篇。诗中通过对母子二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无限感激和敬爱之情。

首句“与长公历天涯沦落而来”,以“历天涯”形容母子二人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形象地描绘了他们艰难的生活境遇。接着,诗人用“寸草三春”来比喻母爱的深厚,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深深感激之情。

第二句“惟贤母当海内亲知之吊”,则是对母亲的赞美。在这里,诗人用“贤母”来形容母亲,强调她的贤惠和慈爱。同时,他以“海内亲知之吊”来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第三句“生刍一束,昔人我愧徐南州”,则是对诗人自己的反省和自省。他用“生刍一束”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困惑。而“昔人我愧徐南州”则是对自己过去的行为的反思和自责,表达了自己对过去行为的后悔和遗憾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过去行为的反思和自省。这是一首充满感情和哲理的诗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