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膺通家,孟郊忘年,略分论交,追忆畴曩;
黄霸清节,朱邑私谥,团辞诔行,宛符生平。

【注释】

挽莫奎林联:为莫奎林写的挽词。通家:指有通家之好,即指朋友关系密切。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汉族,祖籍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先世居湖州(今属浙江)。唐代诗人。所做诗多以贫苦百姓为对象,对当时社会现状表示强烈的不满,对理想世界充满追求,对美好生活热烈地向往。其《秋怀》一诗云:“昔在长安醉花阴,五侯相逼嫌轻贫。才人奉诏出汉阙,白马素车鸣渭滨。”

忘年:指年龄辈分不同而结交为友。略分论交:指略谈交情。追忆畴曩:回忆过去的事情。畴曩:同“畴畴”,过去。黄霸,字文叔,颍川阳城(今河南禹县)人。景帝时,任颍川太守,推行教化,禁止淫祀,提倡农耕,与民休息。治颍川三年,郡界盗贼断绝,百姓富裕。武帝即位,征入朝,拜丞相司直,迁御史中丞。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代赵禹为丞相。封高安侯。后坐事免。

朱邑(?~前143),字君翁,沛郡丰(今江苏徐州)人。西汉时期官员、史学家。曾做过泗水郡(今山东微山、滕州等地)的泗水卒史,因治理洪水有功被升为济南太守。后迁为颖川太守,治颍川三年,境内治安安宁,人民生活富足,于是开垦荒田,发展农业生产。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因病免职,后于家中去世。

团辞诔行:用言辞来悼念他的功德。宛符生平:如同符命一般地记叙他平生的事迹。

赏析:

这首诗是挽李膺之作。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和正直官吏。他年轻时就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由于他反对宦官专权,得罪了宦官们,所以被贬到幽州刺史任上。后来,宦官们又诬告他“结党营私”,因此被贬为蜀郡太守,不久又调回京城洛阳任尚书令。李膺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不畏强御,因而遭到一些官僚的排挤诽谤,最后被罢官回家。

此诗首联写诗人与李膺、孟郊的交情;颔联写李膺的德行;颈联赞颂李膺的功绩,并称道他一生清正廉明;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李膺的怀念之情,并表达了对他生前所作所为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