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緌高嘶,半生赢得风和露。
槐朝柳暮,占断青青树。
抱叶吟条,似向行人诉。
愁无数,不堪听处,六代斜阳路。

【注释】

点绛唇 其四 咏蝉:

素:白色。緌:鸟冠上的羽毛,这里泛指蝉冠。高嘶:高声鸣叫。占断:占据。抱叶吟条:抱着树叶在树枝上唱着。六代:指六朝。斜阳路:日落时分的路。

【译文】

蝉儿的歌声清脆响亮,半世以来赢得风露的恩宠。

槐树和柳树在春天生长,秋天时它们占据了青青的树。

它用树叶作歌,仿佛向行人倾诉衷肠。

愁绪太多,不堪倾听,只能默默忍受。

六朝的斜阳小路令人惆怅。

【赏析】

这是一首咏蝉词。全词以“咏蝉”为中心,通过对蝉的刻画寄托了作者对身世、理想、生活、爱情等方面的感叹与感慨。

首句“素緌”是写蝉的冠毛,“高嘶”则是写蝉声之清越动听,蝉之声“高嘶”是其特点之一;“素”即纯白,这里用来比喻蝉的冠毛;“高”字写出蝉叫声之高亢。这两句为下句作了铺垫。

次句“占断”意为占据、占领,“青青”是形容树木葱茏茂密,这里暗指蝉栖居之所。两句写蝉声高亢,蝉声清亮悦耳,所以蝉声占据了整个树林。

三句“抱叶吟条,似向行人诉。”写蝉在树上鸣叫,好像在给行人述说心事。这里的“向”字,有“好像”之意,也有一种“对着”之意,表现了蝉对行人的依恋。

四句“愁无数,不堪听处。”写蝉鸣声太多,使人感到烦闷。这里的“愁”字既指蝉本身,也指诗人自己,因为诗人听到蝉声而产生忧愁,所以用“愁”字形容。“听处”即听到的地方、地方。

五至八句写黄昏时分,夕阳西下,蝉声渐歇。此时蝉虽已停鸣,但诗人仍沉浸在那悲凉的暮色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这首词通过描写蝉的生活状态,抒发了词人自身的苦闷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词人的某种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