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秋晚离南浦,片席摇风望新渚。
扬澜大浪晴拍天,南山窈窕开莲宇。
倒樯散策一登临,便拟掩关深处住。
吾生饱食随东南,去亦无求住无取。
江山得意且题诗,从游况复皆真侣。
青灯灼灼夜窗深,对床卧听风瓯语。
忽惊忧患一笑空,便觉此生真逆旅。
隔岸庐山金碧开,月明尚记曾游处。
何当乘兴更一游,兴阑却向钟山去。
自豫章至南山月下望庐山
自豫章至南山,在秋末的傍晚乘船,离开南浦;
片席摇风,望新渚。一片孤舟,在狂风中摇曳,望着新的陆地。
扬澜大浪晴拍天,南山窈窕开莲宇。扬起波浪,晴朗的天空下,南山显得高峻,像莲花一样展开。
倒樯散策一登临,便拟掩关深处住。倒桅斜挂,散马驱驰,登上高楼,想隐居深山。
吾生饱食随东南,去亦无求住无取。我一生吃足了美食,随着东南的水流而去,也无需追求名利,也无需停留。
江山得意且题诗,从游况复皆真侣。在美丽的山水之间,我得意地写下诗歌,我的随行朋友都是真正的知己。
青灯灼灼夜窗深,对床卧听风瓯语。夜晚,灯火闪烁,我在窗户下坐着,听着风声和茶壶的声音。
忽惊忧患一笑空,便觉此生真逆旅。忽然间,我对忧虑和患难感到好笑,觉得这一辈子真是一场客旅。
隔岸庐山金碧开,月明尚记曾游处。远处庐山金光闪闪,明亮的月光下,还依稀记得我曾经游览的地方。
何当乘兴更一游,兴阑却向钟山去。什么时候我再次出游,兴尽了却回到钟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旅行中所作。从“自豫章至南山月下望庐山”到“月明尚记曾游处”,诗人一路走来,一路赏景,一路写诗,一路感叹人生如逆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态炎凉的感叹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联“自豫章至南山月下望庐山”,描绘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诗人乘坐船只,从豫章出发,经过漫长的旅途,终于抵达了庐山。在这宁静的夜晚,他站在庐山脚下,仰望着月亮下的庐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颔联“片席摇风望新渚”,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庐山的所见所感。他乘坐着小船,在江面上摇摇晃晃地前行。突然,一阵风吹来,掀起了他的衣服和头发。他抬头望去,发现前方有一个新岛屿。他兴奋地跳上岸,准备在那里过夜。然而,当他准备安顿下来时,却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一个陌生的世界中。
颈联“扬澜大浪晴拍天,南山窈窕开莲宇”描绘了庐山壮丽的景色。诗人站在山顶上,俯瞰着整个山谷。他看到大浪翻滚,阳光照耀着天空,宛如莲花盛开一般美丽壮观。这种美景让他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接着诗人又描绘自己与友人一同欣赏美景的情境:“倒樯散策一登临,便拟掩关深处住。”他与朋友们一起荡漾在船尾,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当他们到达一座高山时,决定在这里休息一下。他们收拾好行李,准备在山顶上找个安静的地方住下来,远离尘嚣,享受片刻的宁静。
然后他又描绘了自己独自面对孤独的场景:“吾生饱食随东南,去亦无求住无取。”诗人感叹自己一生都在追逐名利,但最终却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他感到有些失落和孤独,但同时也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尾联“江山得意且题诗,从游况复皆真侣”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诗人感慨自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写下了许多诗句来记录自己的感受。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他认为与朋友一起度过的时光是一种难得的经历,也是一种真正的伴侣关系。
最后两句“青灯灼灼夜窗深,对床卧听风瓯语”则是诗人对于友情的赞美和怀念。在夜晚寂静的时刻,他与朋友们围坐在火盆旁,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心事。他们相互倾听着对方的言语,仿佛在诉说着彼此的心声。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让诗人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